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生物学中“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比赛时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
B.C3和C5可以相互转化,C3向C5转化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
C.越冬的植物体内含有大量亲水性物质使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不利于越冬
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大量ATP
2022-05-18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中学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图1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7℃。根据已知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光合作用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图1中④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则瞬间叶绿体中C5的含量________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2)图2中,____________(填“A”“B”“C”或“D”)点为光补偿点;若突然升高温度到27℃,则B点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
2022-05-0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四位一体”生态温室是将温室、猪圈、沼气池、厕所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见下图)。请回答问题:

(1)大棚所种植的植物叶肉细胞可以利用光能分解水,产生的_____在暗反应中用于还原_____,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叶片再通过_____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供应植物生命活动所需。
(2)温室上方会覆盖塑料薄膜,选择_____色的薄膜可以增大温室采光面的透光率,充分利用光能。连接猪舍可以增加温室内_____气体浓度,提高温室植物光合速率。沼气池产出的沼液是一种速效性肥料,含有丰富的_____,可随灌溉水流向植物。猪舍和沼气池产生的余温可大大提高冬季温室内温度,进而影响植物体内_____来提高产量。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之比。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从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入手。大棚顶部安装有沼气灯,早晚可补充光照,主要是通过_____来提高植物产量的。大棚内作物需要合理密植,主要是通过_____来提高产量的。
2022-04-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中等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联考试题
4 . 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即不同含水量)对5种植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干旱地区选取适合的绿化植物提供依据。如表所示为5种植物幼苗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5种植物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光合参数树种处理
对照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车桑子
滇柏
侧柏
花椒
香樟
15.311
8.319
8.537
11.328
8.499
14.875
8.016
8.136
9.888
4.017
0.920
3.130
0.105
2.050
1.696
0.168
0.005
-0.038
0.764
0.507
(1)上述5种植物幼苗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水的具体场所为叶肉细胞中_______________,若给幼苗提供H218O,可以跟踪检测其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一般在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物质)中能检测到18O,该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分为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研究发现本实验中5种植物幼苗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同时,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开始上升,说明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为________,胞间CO2浓度上升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信息,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选择种植_________(填“花椒”或“香樟”)树种较为理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下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吸收O2和释放O2的状况,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其中a表示_____,b表示_____,a的作用是_____
(2)当突然停止光照,图甲中c的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图乙中A点时,该植物生理活动的特点是_____。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该植物长期处于A点状态,能否正常生长?_____
(4)若图乙是CO2浓度为0.1%条件下测得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CO2浓度升到0.3%时,A点向_____移动。
(5)图乙中D点时,该植物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
6 . 活细胞是一个微型的化学“工业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适宜条件下酶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B.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C.有氧呼吸过程既消耗水又产生水
D.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22-03-29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7 . 1941年,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 来源。小球藻是一类高效的光合植物,但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18O无放射性,可推知两位科学家是通过检测O2__________来确定其来源的。
(2)已知物质X能抑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缺氮也能抑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氮对小球藻产氢的影响,用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氮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分别培养小球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①实验结果A组产氢总量小于B组产氢总量,说明缺氮对小球藻产氢有______作用。
②推测:缺氮条件下,小球藻叶绿体的______上分布的______减少,使其捕获光能的能力下降,从而抑制了小球藻的光合作用。
③欲进一步探究物质X、缺氮两种因素对小球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氢会导致小球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条件下,小球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小球藻产氢量。
8 . 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中耕松土、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措施都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_____。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_____
(2)在农作物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上;在酶催化下直接参与CO2固定的化学物质是_____,催化固定CO2形成3-磷酸甘油酸的酶在_____中。
(3)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_____,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_____
作物ABCD
株高/cm1706516559
光饱和点/μmol·m-2·s-112001180623560

2022-03-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图一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下图二表示将植物甲置于CO2浓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若种植密度过大,则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植物乙
B.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水的光解为其细胞代谢提供О2和NADPH
C.若图二中光照强度由d点升高至e点,则短时间内ATP/ADP的值会增大
D.与图二中的e点相比,限制f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10 . 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有R酶,既能与CO2结合,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也能与O2结合,催化C5的分解。CO2和O2在与R酶结合时具有竞争性相互抑制(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总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总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B.R酶催化CO2与C5反应时需要[H]和ATP
C.增大CO2浓度后,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3/C5的值增大
D.增大O2/CO2的值,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