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江西 高三 三模 2022-05-18 5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热点聚焦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观点之一,其内涵是“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的实现一般依赖于特定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变性后,其生物活性也会随之丧失
B.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酶的附着
C.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是其能成为遗传物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D.神经细胞的突起有利于神经元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
2022-05-18更新 | 5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2. 下列关于生物学中“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比赛时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
B.C3和C5可以相互转化,C3向C5转化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
C.越冬的植物体内含有大量亲水性物质使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不利于越冬
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大量ATP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人的成熟红细胞运送药物,首先将红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甲溶液中,使其膜上出现孔洞,待药物通过孔洞进入细胞后,再转移至等渗溶液中,之后膜表面孔洞闭合,利用该红细胞可将药物运送至靶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该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胞吞,需要消耗能量
B.甲溶液使红细胞膜上出现孔洞,有可能是甲溶液的渗透压低于红细胞
C.转移至等渗溶液中,膜表面孔洞的闭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临床使用时要进行严格的血型匹配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 “神舟十三号”上的三位宇航员在太空时脱离了地心引力,血液上浮,头部血量增加,机体误认为身体中水量过多,从而引起身体排尿增加,造成脱水。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脱水会造成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稳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脱水反应也会引起机体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这是一种反馈调节
C.上述过程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D.除了宇航员个体水平,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稳态普遍存在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5. 某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体色有灰身和黑身,体毛有长毛和短毛,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用一对表现型都为灰身长毛的雌雄个体,进行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灰身长毛灰身短毛黑身长毛黑身短毛
雄性3/153/151/151/15
雌性6/1501/150

A.控制灰身和黑身的A、a基因碱基数量相等,但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控制灰身和黑身、长毛和短毛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让F1灰身长毛雄性个体与黑身长毛雌性个体自由交配,F2中黑身长毛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6
D.让F1灰身长毛雄性个体与多个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雌性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黑身长毛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3
2022-05-18更新 | 3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水杉林中不同高度的水杉,能显著提高群落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D.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蓄洪防旱、增加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022-05-18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通过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致力于“海水稻”的研发.海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1)“海水稻”在海边滩涂生长,可推测它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
(2)大多数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对盐胁迫下海水稻的抗盐机理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得不同浓度NaCl培养液条件下培养水稻后测得的根尖细胞和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200mmol/L)其叶肉细胞的相关数据.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

①若以NaCl溶液浓度I50mmol/L为界分为低盐和高盐胁迫,据图1可知,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开高,该海水稻根尖细胞适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不同:前者主要是逐步提高细胞内无机盐的相对浓度,后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图2分析该海水稻叶肉细胞的胞间CO2浓度先降后升的原因:第15天之前色素含量下降不大,很可能是因为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叶绿体从细胞间吸收的CO2增多,使胞间CO2浓度降低;第15天之后胞碱CO2浓度逐渐上升,从色素含量变化对暗反应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未来推广“海水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问答:

(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A→D过程体现了河水受到了轻度污染后的自净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础是___________。河水的自净通过微生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3)浮游动物在河流的___________段数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BC段河水300ml,摇匀后均匀倒入3个烧杯中,在A烧杯中加入0.3g洗衣粉和0.3g尿素,B烧杯中加入0.3g尿素,C烧杯中不加入任何物质(不考虑洗衣粉和尿素质量对实验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三组溶液中藻类的数量。
已知洗衣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磷,该实验要证明当N和P都丰富时才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该如何改进上述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9. 独脚金内酯(SL)是具有调控植物分枝发生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信息传递缺陷的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和SL突变体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为研究SL的调控机理,研究者在幼苗期进行以下嫁接实验,培养后观察植株形态。
第一组:突变体1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第二组:突变体2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顶端优势缺失;
第三组:野生型上部+突变体2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第四组:突变体1上部+突变体2根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__________运输到侧芽处,使顶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___________其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___________其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嫁接实验,第一组嫁接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推测独脚金内酯合成部位最可能在___________,其作用为影响侧枝的生长;第二组嫁接结果无顶端优势,可能的原因是突变体2为___________(“独脚金内酯合成受阻突变体”或“独脚金内酯不敏感突变体”);第4组的嫁接结果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8更新 | 3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10. 研究人员用荧光标记法对若干隐性突变体(除突变的隐性性状外,其余性状均为显性;雌雄均有)果蝇进行研究,隐性突变体残翅(a)、黑身(b)、白眼(r),这些突变体均由野生型果蝇(长翅灰身红眼)突变而来,相关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以及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红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等位基因R、r都被标记为黄色。
(1)正常个体一个细胞的红色荧光点最多为___________个,这表明该细胞完成了___________过程。
(2)已知A/a基因和B/b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让残翅突变体和黑身突变体杂交得F1,取F1的初级精母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只考虑红色和绿色荧光,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3)研究人员将r基因进行黄色荧光标记后做成探针,然后将其与白眼突变体雄果蝇一个成熟体细胞中的基因进行杂交,通过观察细胞中荧光点的个数能否判断出r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科研小组欲分离及培养若干种微生物用于处理湿垃圾,如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1)科研小组从土壤中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时,配制的培养基需要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得产脂肪酶的菌株后,在处理含油垃圾的同时,可获得单细胞蛋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现获得可产脂肪酶的AB两种菌株,并进行了培养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应选择菌株___________进行后续相关研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垃圾中的甘蔗渣中富含纤维素,人们发现醋酸菌也能合成纤维素,因此筛选优良菌株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细菌纤维素.制备醋酸初筛平板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___________性,灭菌后须在未凝固的培养基中加入无菌碳酸钙粉末、充分混匀后倒平板,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试验结束后,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或感染科研工作者,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中国科研人员在新冠病毒的检测、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问答相关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抗体检测法具有血液标本更易获取、操作简单快捷、降低了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和检测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等优势。抗体检测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某些人进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但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原理是提取病人体液样本中的RNA,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酶.PCR扩增前需要根据N蛋白基因(靶标区域)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___________以及能与靶标区域互补的荧光探针(该探针结构完整时不产生荧光)。退火时荧光探针会和DNA一条链结合,在延伸时荧光探针会被相关酶降解而产生荧光.据此推断阳性被检测者在相同PCR循环后荧光___________(“更强”或“更弱”)。
(3)接种疫苗是遏制新冠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敲除复制基因后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和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产生新冠病毒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将腺病毒复制基因敲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不能用噬菌体作为载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早日战胜新冠病毒,请从阻断病原体传播的角度简要说说我们该怎样做?(至少答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热点聚焦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非选择题
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1,2,3,7,10
2
遗传与进化
3
稳态与调节
1,3,4,9,12
4
生物与环境
5
实验与探究
6
生物技术与工程
7
生物学热点聚焦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蛋白质的功能  有氧呼吸过程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选
20.85细胞中的水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有氧呼吸过程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单选
30.85渗透作用  胞吞和胞吐  细胞免疫单选
40.85内环境稳态及意义  水盐平衡调节单选
50.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单选
60.6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碳循环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单选
二、非选择题
70.65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答题
80.6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解答题
90.6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解答题
100.4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问题解答题
110.65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题
120.65免疫学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