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如图是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Lx:勒克斯,光照强度的单位)

(1)在实验室中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处于滤纸条最上端的色素是__________。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参与反应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
(2)图中mn段和bd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该农作物放置于a点条件下6h,再移入c点条件下_________h,理论上,实验前后植物的有机物含量不变。
(4)研究发现,对该农作物适当遮光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以该农作物幼苗为材料,设计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
2 . 有些能在盐碱环境下生长的嗜盐细菌,在低氧环境下可利用阳光,在它们的细胞膜上形成特殊的斑片状的紫膜。紫膜上含有菌视紫素,可吸收570 nm的绿色光,利用光能将H+转移到膜外,膜两侧形成H+浓度差,H+-ATP酶可顺浓度梯度运输H+、进行ATP的合成,ATP进一步参与同化CO2,合成有机物。同时,紫膜也起排盐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捕获光能的角度对嗜盐菌和绿色植物进行比较:

生物

捕获光能的外界条件

捕获光能的场所

捕获光能的物质

绿色植物

光照条件

____

光合色素

嗜盐菌

____

____

____

(2)在光能作用下,H+转移到膜外的运输方式为______;H+-ATP酶的作用有______
(3)你认为嗜盐菌该代谢过程能否称为光合作用?______。请阐述理由∶______
3 . 2022年夏天,北半球被热浪席卷,全球多地最高气温以及连续高温天数接连打破纪录。研究表明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的气候变暖,将会使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降低,干旱胁迫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研究增温、增CO2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以玉米(生长周期为120天)为实验材料,在三组不同条件下种植,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条件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种植34天

种植82天

A组

环境温度,大气CO2浓度

37.6

24.9

B组

环境温度+2℃,大气CO2浓度

40.0

18.7

C组

环境温度+2℃,两倍大气CO2浓度

42.6

22.9

(1)表中数据表明,CO2浓度升高会导致玉米光合速率提高,这是由于在酶的作用下,位于____________的C5与CO2结合,生成更多的C3,C3进一步被_________________,形成更多的糖类。C组条件下对光合速率起限制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分析增温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应对比上表中___________组的数据。上表数据表明增温种植82天的玉米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下的植物,在低浓度CO2环境下对CO2的利用能力会下降,请利用上述材料和实验条件设计验证这一结论的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4 . 下图为北方夏季某晴天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_________
(2)对于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气温较高,蒸腾作用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________供应大量减少,以致_____反应阶段减弱,使__________的形成大为减少。
(3)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以致光合作用______反应阶段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减少,因而影响________反应的进行。
(4)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___
(5)据测定,从A到B叶片放出的氧气逐渐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为了给小麦的栽培管理及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某科研小组探究了盐胁迫对不同小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他们通过水培法测定比较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陇春27号和线春30号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指标,结果如表所示,假设两品种小麦幼苗的呼吸速率相等且在实验过程中小麦幼苗的呼吸作用不受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处理叶绿素a (mg·g-1)叶绿素b (mg·g-1)蒸腾速率 (mmol·m-2.s-1)气孔导度 (mmol·m-2.s-1)净光合速率 (mmol·m-2.s-1)
陇春27号CK1.100.244.39322.832.74
25 mmol·L-1NaCl1.140.253.13203.562.28
100 mmol·L-1NaCl1.250.282.85182.561.46
200 mmol·L-1NaCl1.070.232.47160.711.14
陇春30号CK1.070.233.58244.493.17
25 mmol·L-1NaCl1.110.252.75221.302.63
100 mmol·L-1NaCl1.190.282.72208.462.12
200 mmol·L-1NaCl 1.060.221.8195.091.31

(1)陇春27号小麦幼苗在25 mmol·L-1NaCl处理下,叶绿体产生的氧气的去向有___________;与对照组相比,该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该处理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导致有机物的合成量减少。
(2)随着NaC1浓度的增加,两种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均呈___________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为降低培养液中NaCl浓度逐渐增加对小麦幼苗细胞内水分含量的影响,小麦幼菌发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
(3)在200 mmol·L-1NaCl处理下,两种小麦幼苗的叶绿素总量相差不大,陇春30号小麦幼苗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低于陇春27号小麦幼苗,但陇春30号小麦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2-10-2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一)生物试题
6 .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研究小组测得的密闭装置内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某植株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当光照强度为1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B.当光照强度为2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量与其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单位时间内释放的O2量逐渐增加
D.当光照强度超过7时,CO2浓度可能是限制O2释放速率的因素
7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传承发展中医药,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铜绿微囊藻是造成水华的一种蓝细菌,研究人员用传统中草药——黄连提取小檗碱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将4组铜绿微囊藻分别在适宜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图。

根据实验研究人员推测,小檗碱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据此分析,图甲、乙中表示正常光照条件的是图___________
(2)在探究小檗碱抑制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机理时发现,培养液中添加4mg/L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合成光合色素基本没有影响,该实验结果是_________
(3)光合作用光反应在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I)内进行。通过两个光系统协作,将水分解产生_________及电子,电子经过两个光系统传递后产生NADPH,NADPH在暗反应中用于_________。研究人员研究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全链电子传递活性、PSⅡ和PSI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
小檗碱浓度(mg/L)光合电子传递活性(μmolO2·mgChla-1·h-1
全链PSⅡPSI
0132.63248.0662.75
0.5108.53103.8569.23

实验表明小檗碱通过__________,进而抑制全链电子传递活性。若利用本实验原理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一个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小檗碱对小球藻(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没有影响。比较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细胞结构,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22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海南省琼海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8 . 甲同学将相同生理状态的非洲茉莉叶片横切成3种羽裂宽度(羽裂方式如图1所示,宽度为),每种羽裂宽度的叶片等分为两组,分别浸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4.2%的NaHCO3溶液中,将叶片分散均匀不重叠,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一定时间后测定其氧气的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假设叶片羽裂不影响细胞的呼吸速率)。乙同学测定非洲茉莉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变化趋势,结果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非洲茉莉叶肉细胞内氧气被消耗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
(2)该实验中所用的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羽裂可以暴露横切部位的叶肉细胞,根据图2可知,羽裂宽度越小,光合速率越大,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3中的两条曲线,温度为25℃、光照强度小于2klx,采取________的措施将有助于茉莉的生长,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09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海南省中部六市县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9 . 很多作物气孔的开闭会体现一些特征:①在炎热夏天中午,大多数作物的气孔会出现闭合现象;②很多作物的气孔保持昼开夜闭的节律;③有些作物在特定环境中,气孔会出现以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为周期的节律开合现象,被称为“气孔振荡”。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夏天的中午,光合作用的_____过程受影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这时可以采取_____的措施缓解。
(2)气孔昼开夜闭的节律与胞间CO2浓度有关(从气孔进入到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推测胞间CO2浓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是白天气孔打开的原因,阐述导致特征②出现的生理原因有_____
(3)研究发现,气孔振荡周期中的闭合与炎热夏天中午气孔闭合机理一致,推测气孔振荡是植物在_____环境中经过长期进化而产生的适应性机制,其具体的意义是:_____
10 . 如图表示正常水稻和某突变型水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表示,a点时突变型水稻的CO2固定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水稻,理由是__
(2)观察发现,突变型水稻叶片颜色较浅,实验小组推测其叶片颜色较浅可能与其叶绿素含量减少有关,为了检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用__________(填试剂)分别提取正常水稻和突变型水稻的光合色素,再分离所提取的色素,最后比较两种水稻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条色素带的宽窄。
(3)研究发现,与正常水稻相比,突变型水稻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导致其光反应速率下降。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突变型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与其光反应速率下降有关,提供的材料有正常水稻和突变型水稻的类囊体悬浮液等,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07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三)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