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光合作用机理是作物高产的重要理论基础,光饱和点是指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是指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₂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 CO₂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研究发现水稻野生型(WT)的产量和突变体(ygl)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产量有差异。
(1)测得两种水稻分别在弱光照和强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如下图1、图2所示:

①据图分析,ygl有较高的光补偿点,这与其呼吸速率较_________(填“高”或“低”)有关。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②据图分析,为了提高产量,在常年阳光充足、光照强度大的地区,更适合种植_____________水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研究者欲用希尔反应来测定两种水稻首蓿叶绿体的活力。希尔反应基本过程是将_________(填“黑暗”或“光照”)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 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溶液中的DCIP 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氧化型 DCIP 在希尔反应中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_在光反应中的作用。
(2)通常情况下,叶绿素含量与植物的光合速率成正相关。但上述研究表明,在强光照条件下,突变体(ygl) 水稻光合速率反而明显高于野生型(WT)。为进一步探究其原因,研究者在相同光照强度的强光条件下,测定了两种水稻的相关生理指标见下表:

水稻材料

叶绿素(mg/g)

类胡萝卜素 ( mg/g)

RuHP 羧化酶含量(单位: 略)

Vmax(单位: 略)

WT

4.08

0.63

4.6

129.5

ygl

1.73

0.47

7.5

164.5

注: RuBP 羧化酶是指催化( CO₂固定的酶; Vmax表示 RuBP 羧化酶催化的最大速率
①植物激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_________(填激素名称)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调控、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_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②据表分析,在强光照条件下,突变体水稻光合速率反而明显高于野生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 . 人们对臭氧(O3)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用外源褪黑素对大气低层臭氧影响下的植物生长进行研究,其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叶绿素a
(mg·g-1
叶绿素b
(mg·g-1
叶绿素a/b
(mg·g-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①空白对照组2.240.753.0016.03
②O31.530.433.564.37
③组1.780.563.179.00
(1)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的检测指标为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2)表中③组的处理为______,由表中数据可知,低层臭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为______
(3)Rubisco是一种羧化加氧酶,在高CO2浓度下催化CO2与C结合完成______过程。若向放有某植物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8O2,一段时间后,在该植物中检测到了含18O的葡萄糖,写出18O的转移过程:______
(4)图甲所示是实验的另一组数据,综合表和图甲研究,外源褪黑素能______(填“缓解”或“加重”)O3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其具体机制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3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1是某水稻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某科研小组获得了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为探究该突变体的光合作用能力,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和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②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研究人员发现,高温能诱导细胞产生自由基,对生物膜造成较大损伤,若膜结构破坏,则图1中受到直接影响的过程有___(填序号)。
(2)该突变体水稻在强光照环境的生长比野生型水稻___,判断依据是___
(3)一般来说,叶绿素b缺失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造成光合速率下降。但图2中光照强度为m点时,突变体的光合速率比野生型的快,研究发现此时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光合速率更快的原因是___
4 . 下图1 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某植物吸收CO₂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____,Y物质的名称是____
(2)图2 中 a 点状态对应在图1中的生理过程主要有____(填序号),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点向____移动。
(3)图2中c 点状态时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mg•h-1•s-1,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部影响因素可能是____。( 至少填一种)
2024-05-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恒温(25℃)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填名称)上·图乙中A是____,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
(2)图乙中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若光照强度突然减弱,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填序号:①C3、②ATP、③NADPH、④C5)。
(3)根据图丙判断,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klx以上才能使该植物处于生长状态。
(4)桑叶除了养蚕外,还可以加工成桑叶茶、提炼中成药和直接食用等。利用大棚培育桑树苗可以推进桑树的规模化种植。提高大棚内CO2浓度可促进桑树苗的光合作用,请提出一种提高大棚内CO2浓度的措施:____
6 . 下图 1 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 A~E 为生理过程,请回答

(1)晴朗的白天,番茄叶肉细胞能够产生 ATP 的过程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黑暗条件下能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__,若该细胞为番茄的根细胞,可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为提取进行 A 过程的色素,需在研磨时加入碳酸钙,其作用是________
(3)为探究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将对称叶片沿中轴线切开,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 2)。在适宜光照下照射 12 小时后,从两侧截取相同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 a 和 b(单位: g),根据这两个数据能否计算番茄叶片细胞呼吸量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请分别阐述计算的结果,不能计算的请分别说明理由_____
7 . 景天科植物生长环境恶劣,白天气温高,阳光充足;夜晚气温低,整体环境干燥。如图为景天科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景天科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可以作为临时储存CO2的载体物质。景天科植物的气孔通常在白天关闭,而在夜晚打开吸收CO2,这一特性带来的优势是____
(2)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某一非景天科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光照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5

2.9

3.5

3.1

3

黑暗下CO2释放速率/(mg·h-1

0.6

0.9

1.1

2

3.3

3.9

①假设环境温度稳定为20℃,该绿色植物在密闭装置内光照16h的情况下,一昼夜后装置内CO2减少量为____
②科研人员发现,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还会进行光呼吸,即O2与CO2竞争性结合RuBP(C5),O2与RuBP在Rubisco酶催化作用下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的过程,该过程会消耗ATP和NADPH,因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降低光呼吸。有人认为,增施有机肥可以降低光呼吸,理由是____。从反应条件和能量变化来看,光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区别在于____
8 . “民以食为天”,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水稻的光合作用机制应用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提高产量。在对水稻幼苗的光合作用探究过程中,生物实验小组发现强光下会出现下图的甲曲线所示现象。查阅资料获知这是光抑制现象(植物吸收的光能超过了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常从植物叶片中获得叶绿体的方法是____。在正常情况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其他部位去的原因是____(答出1点即可)。
(2)探究发现:在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水稻幼苗的光合作用就达到一定速率,然后不再增加。从暗反应的角度分析,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1点即可)。
(3)继续查阅资料得知:茉莉酸甲酯处理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升高,可以减轻光抑制;而林可霉素存在时,茉莉酸甲酯对光抑制的缓解受阻。为验证上述内容,兴趣小组在上述已做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乙、丙两个实验组,请简要写出这两组实验的基本思路:____。再用坐标曲线(注明“乙”、“丙”)在上图中绘出相应的预期实验____
9 . 某实验小组将菠菜幼叶和成熟叶的叶圆片(面积和质量相同)装入含蒸馏水的注射器中,排出叶片内的气体,使叶圆片下沉。然后将叶圆片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进行实验(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且浓度变化对溶液pH的影响忽略不计,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第1片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min),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NaHCO3溶液浓度为1~4%时,相同浓度下,幼叶上浮时间均比成熟叶长,可能是幼叶的光合作用能力比成熟叶______(填“强”或“弱”)。有人推测幼叶与成熟叶光合作用能力差异可能是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同,为寻求证据,可以用______分别提取菠菜幼叶、成熟叶中的色素,再用______法分离色素,观察并比较二者色素带的宽度及颜色深浅。
(2)在NaHCO3溶液浓度为0%的溶液中,叶圆片直至实验结束仍未上浮,其原因是缺乏NaHCO3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当NaHC3溶液浓度超过5%时,叶圆片也不上浮,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当NaHCO3溶液浓度为3%时,适当提高溶液温度,第一片叶圆片上浮时间延长,该现象不能表明提高后的温度已超过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请说明理由:______
2024-04-0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生物试题(二)
10 . “林下经济”的林下套种模式是一种新农业模式,该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科研人员测定苹果园中种植的P1、P2两种大豆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1和P2两种大豆均在____℃时生长最快,结合夏季白天的温度分析在苹果树下种植大豆的理由是____
(2)科学家用14C标记的CO2供给大豆,研究碳原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该途径可表示为____(用题中物质和箭头表示)。
(3)经研究发现P1品种大豆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更强,其原因主要是____
(4)苹果树下更适合种植P1品种大豆的原因是____
2024-04-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专家联测卷(四)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