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可能来自于d图所示细胞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13-14高三·江西南昌·单元测试
2 . 很多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B.在10-11h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物质、含磷物质的吸收速率最快
C.在10h时,对照组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
D.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
2016-11-26更新 | 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9-10高一下·河南许昌·期末
3 . 在下图中,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以及精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④和③
2016-11-26更新 | 669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2011·山东济宁·一模
4 . 有关下图坐标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b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c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的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
5 . 右图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时,致癌因素发挥作用的时期主要是b阶段
B.d、e阶段仍然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e阶段细胞核内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之比为1:1
D.若该细胞从a时刻开始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则e阶段时细胞核中含3H的DNA占总DNA的50%
2016-11-26更新 | 6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
11-12高三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6 .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4条,则表明这至少是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7 . 据报道,科研人员选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干细胞后,放入特制的环境中,诱导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这个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若培育过程中因感染病毒出现癌变,则癌变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则酶的活性都下降
D.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3-14高三上·福建泉州·期中
8 . 下列关于细胞器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的形成与运输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相互合作的结果
B.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C.在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和高尔基体分别对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D.在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和线粒体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11-26更新 | 22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6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13-14高三上·福建三明·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二倍体的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也加倍
③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是:DNA→RNA→蛋白质 
④在不同方式的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分子复制时,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13-08-30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届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