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科学家们指出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需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修复肝脏时,干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成为肝脏细胞。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这是因为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________不同。
(2)图1中的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填字母),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相等的细胞是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图2是人体扁桃体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图中a=________。高倍镜下大多数扁桃体细胞中可观察到的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____

(4)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机体清除的过程称为________
2 .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全部DNA被32P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形成如图所示的1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6个
B.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的核DNA分子含32P的有4个、5个或6个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为BbC、Aac、aBC、Abc四种
3 . 对老鼠()睾丸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A组

B组

C组

染色体数目/条

80

40

20

细胞数目/%

15

55

30

A.只有A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B.B组细胞内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
D.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A组和B组细胞中
4 . 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成功导入植株W(2n=40)的染色体组中。植株W自交,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6。取植株W某部位的一个细胞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标记追踪基因A和B(基因A和B均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某细胞有4个荧光点,则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
B.若4个子细胞都含有2个荧光点,则取材部位可能为根尖分生区
C.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1、1、1、1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没出现过四分体
D.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2、1、1、0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
5 . 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为研究其蛋白修饰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利用药物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测定洗去药物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周期时相,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G1、S、G2期为M期进行物质准备
B.药物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1/S期
C.APC/C缺失蛋白修饰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
D.APC/C可能在后期将同源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
6 . 动粒是附着于着丝粒上的一种细胞器,着丝粒指染色体主缢痕部位的染色质。动粒的外侧与动粒微管(纺锤体微管的一种)连接,内侧与着丝粒相互交织(如图所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之前,彼此间通过黏连蛋白相互黏着在一起。黏连蛋白能够被分离酶降解,分离酶在分裂后期以前与紧固蛋白结合而处于失活状态。分裂后期开始时,后期促进复合物APC(一种蛋白复合物)能够破坏紧固蛋白,从而使分离酶释放,同时APC通过介导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降解,使蛋白质激酶CDK1(MPF)活性丧失,失去对分离酶的磷酸化作用,从而促进分离酶活化。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会与纺锤体微管的特异位点结合从而阻断纺锤体的组装,并能够引起已经组装的纺锤体解聚消失。

(1)着丝粒分裂与纺锤丝的牵拉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原因是_________
(2)研究表明,分离酶的活性在细胞分裂末期,尤其在进入下次细胞分裂的间期后,会急剧降低,请推测其原因:_________
(3)APC的活性受到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的调控,若纺锤体组装不完全,或所有动粒不能被动粒微管全部捕捉,则APC不能被激活。
①如果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分裂将停滞在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023-05-07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精巢中某个细胞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不能确定该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B.bc段表示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C.若图示代表有丝分裂,b点和e点对应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若图示代表减数分裂,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cd段
8 . 在含有 BrdU 的培养液中进行 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 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B.1/2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D.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9 . 在细胞增殖时细胞核发生消失与重建。重建时,膜小泡聚集在单个染色体周围,形成核膜小泡,最终融合形成新的细胞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膜小泡中的每条染色体上均含有两个DNA分子
B.核膜小泡形成完整细胞核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C.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重建后的细胞核中,染色质是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
10 . 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2n=12)置于适宜条件(不含放射性元素)下,让该细胞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观察某个处于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       

A.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6个aB.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6个b
C.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6个a,6个bD.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6个b,6个c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