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将两个抗虫基因 A(完全显性)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M(每个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M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M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 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A基因(只要是A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植株M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可为大豆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若每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时间发生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造成的
20-21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2 . 某连续分裂的细胞周期总时长为 L。用 TdR(DNA 合成抑制剂)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在培养连续分裂的细胞的培养 基中加入适量的 TdR,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长,洗脱 TdR 并在 普通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适宜时间后,再次加入 TdR 培养充足时间后洗 脱 TdR,即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下图表示用 TdR(DNA 合成抑制 剂)双阻断法使细胞周期同步化,其中 t1~t8 表示时间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4—t5 的时长应大于 S 期,但必须小于 G1 期+G2
B.若 t5—t8 的时长等于 G1+G2+M-S 期,且 t7—t8 的时长大于 G1 期,则 t6 和 t7 时,核 DNA含量为 4N 的细胞所占的比例相等
C.若改用秋水仙素代替 TdR 处理,且取 t2—t3 时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则 t3 时能观察到细胞 核的细胞数等于 t2 时
D.若要进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活动,选择 t8 时的细胞比选择 t1 时的细胞,通常可获得更 好的效果
2020-01-30更新 | 5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初赛试卷
3 . 某二倍体成熟雄性哺乳动物进行正常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分裂最终形成的子细胞的细胞质均为体细胞的一半
B.两种分裂过程均是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两种分裂过程中都只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4 . 某研究小组培养获得DNA放射性14C完全标记的某动物细胞样本,使其在含12C的培养基内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处于分裂后期的样本丙,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样本

标记染色体数

标记DNA数

20

40

10

20

20

20


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
B.甲细胞中染色体在12C的培养基中只完成一次复制
C.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 . 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有关分子数量变化规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中出现CD段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B.图甲中DE段细胞中可能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C.图乙中AB段和E时间点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D.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6 . 下图 1 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的变化;图 2、图 3 分别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 1 中 BC 段 DNA 易出现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DE 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图 2 细胞所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 数等于 1∶0∶1
C.图 3 细胞中结构 H 为赤道板,是形成细胞壁的结构基础
D.图 2、图 3 细胞所处时期分别位于图 1 中的 CD、EF 段
E.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AF,CD 段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2022-06-2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新疆初赛试题
7 . 甲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细胞是______分裂_____期的细胞,A细胞有_____条染色体,B细胞有______个DNA分子。甲图中B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DNA数目为____________条。
(5)四分体中的_________之间经常发生交叉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填数字)。
2021-10-18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浙江高一生物竞赛模拟试卷
8 . 如图所示,加入不同的细胞周期特异抑制剂,可以分别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抑制有丝分裂的进行。根据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以下结论最不合理的是(  )
A.从图 A可以推测添加的抑制剂作用于 M 期
B.从图 B 可以推测添加的抑制剂作用于 S 期
C.从图 C可以推测添加的抑制剂作用于 G2
D.图 B 较宽的波形是因为包含了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
2021-07-04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真题B卷
2014·甘肃天水·模拟预测
9 . 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 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 DNA 复制的次数
C.细胞中 DNA 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 3H 标记
D.通过检测 DNA 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 DNA 的复制方式
2019-10-10更新 | 65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0年辽宁省中学生物初赛试题(A)
10 . 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B.有丝分裂后期,雌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雄蝗虫多2条
C.雄蝗虫体内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共有46、23、12、11这四种可能情况
D.萨顿在研究蝗虫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个假说
2024-04-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3月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