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正常运行,细胞本身存在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如下图所示。当细胞周期检验点出现异常或纺锤体结构发生损伤会造成细胞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危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丝分裂是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细胞最常见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______
(2)已知P点主要监测DNA有无损伤,能否启动DNA的复制,推测P点最可能为图中的检验点______;而Q点主要负责监测DNA复制的进度,推测Q点最可能为图中的检验点______。科学家发现白屈菜碱可破坏微管结构,影响______(填结构名称)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无法正常排列和分离,使检验点______出现异常,造成细胞死亡。
(3)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失控,不受正常生长调控系统的控制,具有______的能力;而细胞表面的______减少导致其容易从肿瘤上脱落,能在体内转移。
(4)研究发现胃癌细胞中存在的生存素能使胃癌细胞逃避检验点的监测,从而使胃癌细胞对化疗高度耐药。我们可以研制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存素功能的药物,______(填“增加”或“减弱”)胃癌细胞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敏感性并诱导胃癌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危象。
2023-02-12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

2 . 微核是由细胞中畸变的染色体片段浓缩在主核之外形成的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甲醛处理对大蒜(2n=16)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行为及微核产生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拍下了如下图所示的照片,并统计了不同浓度甲醛溶液处理对大蒜根尖微核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甲醛体积分数/%

微核细胞率%

处理4h

处理12h

0.00

0.000

0.000

0.01

0.095

0.204

0.02

0.177

0.285

0.04

0.178

0.289


(1)实验过程中,将根尖用一定浓度的盐酸在60℃水浴软化8~10mi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以用____________(试剂)使染色体着色。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每个处理至少观察3000个左右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中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期。该细胞中落后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逐渐解体凝聚,形成染色较深小核形成微核。观察微核最好选择分裂____________期的细胞。
(4)若某正常大蒜细胞处于细胞A所处时期,则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细胞增殖是评价细胞活性、代谢水平、生理功能和病理状况的重要指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间期的细胞,大同小异,但科学家用一种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代替胸腺嘧啶(T)作为细胞增殖的成分,再通过特殊的荧光染料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准确地检测间期细胞的活性。请结合细胞增殖的知识及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胸腺嘧啶(T)是哪种物质的组成成分_________?科学家通过上述实验手段能够检测出间期细胞哪些方面的活性_________?请在图B中标注出该实验检测的主要时期_________
(2)观察图A,将处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依次用数字序号标注出来,并将数字序号填写到图B的相应位置上_________
(3)在观察图A时,我们注意到了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远多于分裂期的细胞数量。根据细胞周期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_
(4)处于间期的细胞还有哪些重要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也会影响到细胞增殖、细胞分化、DNA损伤修复等各个方面_________
2023-01-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本章练习
4 .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科研人员以动物细胞为材料,研究几种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为治疗因细胞分裂异常导致的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图1是显微镜下拍摄到的一组细胞正常分裂的照片,请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_______

(2)观察U蛋白含量降低(U-)的细胞,发现细胞分裂期个别染色体没有排列到赤道板上,而是游离在外(图2白色箭头所指)。据此推测,正常情况下U蛋白促进纺锤丝附着于_______上。
(3)进一步观察L蛋白和E蛋白含量降低(分别表示为L-和E-)的细胞,图3结果显示,L-细胞分裂时出现多极纺锤体、纺锤体变小且不再位于细胞中央。E-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滞后,出现染色体桥。三种蛋白异常均导致有丝分裂不能顺利进行。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阐明U蛋白、L蛋白和E蛋白如何协助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_______
5 . 科研人员对有丝分裂过程中线粒体的分配机制进行研究。
(1)图1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

①图1中,染色体:DNA=1:2的细胞包括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蛋白D变为激活状态且会结合到线粒体的特定位置,随后观察到线粒体的数量增加。据此推测,激活的蛋白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用细胞松弛素(可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处理分裂期的细胞并染色,与未处理的正常细胞比较,可观察到线粒体分布情况如图2。
①图2显示,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骨架保证了有丝分裂过程中线粒体的正确分布。

②已有研究表明肌动蛋白M19上有细胞骨架和线粒体膜蛋白的结合位点。为探究细胞骨架与线粒体分配的关系,科研人员抑制M19的表达,检测细胞骨架和线粒体分布情况。
a.细胞骨架不能形成正确的“绳索状结构”
b.细胞骨架正常形成“绳索状结构”
c.线粒体分布与细胞松弛素未处理组相同
d.线粒体分布与细胞松弛素处理组相同
若发现____________(填字母),结合②的结果,可说明M19将线粒体锚定在细胞骨架上,且细胞骨架形成“绳索状结构”以保证线粒体的均匀分布,最终较为均等地分配至子代细胞中。
(3)有丝分裂中,遗传物质经过____________,线粒体等细胞器也发生____________,从而在细胞的亲子代之间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和子代细胞之间物质分配的均质性。
2023-01-05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一1月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6 . 有丝分裂是E.Strasburger于1880年在植物细胞中发现的,随后W.Fleming在动物细胞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有丝分裂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细胞中,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细胞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基础之一。下图1为洋葱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3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的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______中,在室温下解离;待根尖软化后取出,用清水漂洗,目的是______;漂洗后的根尖放入0.01g/mL______中染色,然后制片观察。
(2)图2视野中的细胞位于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区,其特点是______
(3)图3中的c~d段对应图2中的细胞______;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
2022-07-1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府谷中学和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细胞具有一系列精细的调控机制,以保证在分裂过程中将复制好的DNA随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1)有丝分裂间期或减Ⅰ间期进行__________,进而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由图1信息可知,姐妹染色单体通过黏连蛋白粘着在一起,黏连蛋白被磷酸化修饰后,在__________作用下从染色体臂上去除,但着丝粒区的黏连蛋白得以保留,以确保着丝粒能与__________连接并将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____________________期(填细胞分裂时期),__________对着丝粒区黏连蛋白进行切割,去除粘连,完成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__________

(3)研究发现,H激酶能以较强的亲和力结合Wapl,有效抑制着丝粒区Wapl活性,说明H激酶具有__________作用。科研人员将Hela细胞(癌细胞)中的H激酶基因敲除并在体外培养,推测H激酶基因敲除的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棉田杂草会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农业上常用除草剂乙草胺去除棉田杂草。为研究乙草胺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科学家以棉花根尖作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
(1)将饱满的棉花种子在室温下用蒸馏水浸泡24h,待种子吸胀萌发,放入滴有蒸馏水的湿润滤纸上常温培养,待棉花根尖长0.2cm时用不同浓度(1.0mg/L、2.0mg/L)的乙草胺分别处理12h、24h、48h和72h,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将处理完成的棉花根尖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用__________解离,清水漂洗后用适宜浓度的__________染色,压片观察细胞分裂情况。
(2)染色体畸变主要有染色体断裂、染色体不均分等现象,会导致细胞无法正常分裂,影响植物生长。研究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种染色体畸变的情况(图1),b中发生染色体错接而形成染色体桥的细胞处于____期。实验测得的结果如图2,由此得出_____

注: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数/观察总细胞数×1000‰
(3)根据以上研究,请提出在实践中施用乙草胺时应注意的事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2-02-02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脊髓损伤会造成部分运动神经元的死亡,可通过神经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移植入宿主体内的神经干细胞能够向脊髓受损部位聚集,并能够增殖、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从而促进伤者缺失功能的部分恢复。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证明移植的最佳时机一般是损伤后1周~2个月,此时段自由基及兴奋性氨基酸等物质大量减少。
(1)脊髓损伤造成的部分运动神经元的死亡属于___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2)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若攻击DNA,则会导致___________,如果攻击人体内的蛋白质,则会使___________,导致细胞衰老。
(3)下图1是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2表示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其中O→F时间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图1时期对应图2的__________段;与上个时期相比,图1时期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在数目上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受损神经元细胞内线粒体数目急剧减少,而某种药物M能促进线粒体生成,使受损神经元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该药物对正常神经元线粒体数目无影响。为验证这一发现,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期(已知线粒体经特定染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
实验用品:生理盐水,药物M溶液(生理盐水配制),含受损神经元的培养液,含正常神经元的培养液,锥形瓶若干,显微镜。
实验步骤:
①取四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A、B、C、D。
②A、B装入适量的含受损神经元的培养液,C、D装入等量的含正常神经元的培养液。
③A组和C组各加__________,B组和D组各加2ml药物M溶液,一段时间后,染色处理并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为了探究根尖生长时的环境温度对根尖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科研人员以洋葱和大蒜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请回答:
(1)实验步骤:
①根尖培养:将洋葱和大蒜在10℃、15℃和20℃三种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②制作临时装片:待根长达到5cm时取根尖2mm制成临时装片。
③镜检及统计: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根尖的________组织细胞内________的存在状态,以判断细胞是否处于分裂期,进而统计并计算每组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
(2)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培养温度
分裂指数
(%)
材料
10℃15℃20℃
洋葱2.461.461.56
大蒜3.182.862.34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为了使统计的数据更加准确,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所选择的最佳实验材料及培养温度为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3)进行统计时,显微镜下拍摄到根尖有丝分裂的部分图像如下图,请按照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顺序对图像进行排序:________。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