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突变体的选育可丰富其遗传资源库,为科研和育种提供材料。请回答问题:
(1)利用X射线照射家蚕,获得幼虫身体环节紧缩、形似数珠(串珠)的1雌2雄共3头变异蚕,雌雄突变体互交后代均表现出突变性状,说明该变异属于_____(可遗传/不可遗传)变异,命名为突变体甲。
(2)将上述突变体甲与野生型家蚕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合亲本F1幼虫表型F1自交得到的F2幼虫(头)
正常体形数珠形分离比
♀突变体甲×野生型♂正常体形9693282.95:1
♀野生型×突变体甲♂正常体形5551733.21:1

①据结果可知,数珠形对正常体形为_____性突变。
②结果表明幼虫正常体形与数珠形这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将F1_____进行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正常体形:数珠形约1:1,进一步证实该结论。
③杂交一和杂交二的结果一致,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
(3)突变体甲与另一已知的单基因隐性突变体乙幼虫性状表现一致。为研究两突变体的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研究者将甲和乙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幼虫表型。
①若两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则F1表型为_____
②若两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为不同基因,则F1表型为_____
(4)将(3)杂交获得的F1雌雄互交,F2表现出正常体形和数珠形两种表型,比例为9:7.该结果支持两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为_____基因,且两突变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某同学绘制了F1产生配子时减数分裂I后期的示意图(见图)来说明相关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遵循该定律的实质,但是不正确,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正确的示意图(不考虑染色体互换)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小鼠的毛色是由小鼠毛囊中黑色素细胞合成的色素控制的。酪氨酸是合成色素的前体物,酪氨酸在酪氨酸激酶的作用下可以合成多巴醌,B基因控制酪氨酸激酶的合成,b基因无法合成酪氨酸激酶,表现为白化小鼠,D基因可以表达黑色素合成酶,可以将多巴醌合成黑色素,d基因无法表达黑色素合成酶,多巴醌会转化成棕黄色素。B基因与D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为探究某只白化雌鼠是否能表达成黑色素合成酶,选用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雄鼠与该雌鼠杂交,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棕黄色:白色=1:1,说明该白化雌鼠不能表达黑色素合成酶。
(2)在实验室种群中,小鼠始终自由交配,经多代培养后,种群中棕黄色小鼠占全体小鼠的比例为31.36%,黑色小鼠占全体小鼠的比例为32.64%,则B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从该种群中随机选取一只黑色雌鼠和一只棕黄色雄鼠交配,产生的子代为白化雌鼠的概率是___________。(填写下面选项前的字母)
A.9/64             B.9/100C.9/128D.9/200
(3)科研人员在上述种群中发现了一只褐色雌鼠甲和一只褐色黑色相间的雌鼠乙。经过基因检测发现控制褐色性状的基因Avy,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抑制多巴醌合成黑色素,并使多巴醌转化为褐色素。黑褐相间小鼠体内存在Avy基因的等位基因A,A基因的表达产物也可以催化合成褐色素,但受毛囊周期调控,毛囊退化时,A基因不表达,毛囊生长时,A基因表达。Avy基因表达不受毛囊周期调控。推测,基因型为AvyABBDD的小鼠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已知B基因和Avy基因分别位于1号和2号常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甲、小鼠乙和基因型为aaBbDd的黑色雄鼠丙(其中a基因和Avy、A基因互为等位基因,a基因不表达催化合成褐色素的酶),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1

褐色雌鼠甲×黑色雄鼠丙

黑:褐:白=3:3:2

2

黑褐相间雌鼠乙×黑色雄鼠丙

黑褐相间:黑=1:1

3

组合1子代某黑色雌鼠丁×黑色雄鼠丙

黑:棕黄=3:1


由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乙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上述杂交实验无法确定推测:D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为了证实该推测,请利用(4)中涉及的小鼠设计杂交实验,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非白化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
2021-06-01更新 | 220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年热身练习(三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家蚕的体色由多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野生型家蚕的体色为白色。在实验中偶尔获得两种黄体色纯合突变品系M和N,研究者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一:M与野生型正反交,F1均为黄体色;F1随机交配,F2中黄色:白色=3:1
实验二:M与N杂交,所得F1与野生型杂交,F2中黄色:白色=3:1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M的黄体色可能是单基因显性突变的结果
B.控制M黄体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C.控制M和N的黄体色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M与N杂交,所得F1随机交配,F2中黄色:白色=15:1
2021-05-28更新 | 88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小麦为自花传粉作物。小麦种皮的颜色分为红色和白色,红色有深有浅。研究者通过杂交实验对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1。
表1   小麦杂交实验结果

组合

亲本

F1

F2

1

中度红色×白色

淡红色

红色(中度红色1、淡红色2):白色=3:1

2

深暗红色×白色

深红色

红色(深暗红色1、暗红色6、中度深红色15、

深红色20、中度红色15、淡红色6):白色=63:1


(1)小麦种皮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规律,判断的理由是_____
(2)组合2中F1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用R1、r1、R2、r2…表示)
(3)小麦在收获前若遇阴雨天,易发生在穗上发芽的现象,降低产量和品质,所以穗发芽抗性是优质小麦的重要性状之一。研究发现红色小麦的穗发芽抗性普遍高于白色小麦。将多个品种红色小麦种植于同一实验田,统计穗发芽率,结果如表2。
表2   不同品种红色小麦的基因组成及其穗发芽率

品种

基因组成

穗发芽率平均值(%)

1

R1R1R2R2R3R3

18.1

2

r1r1R2R2R3R3

36.9

3

R1R1r2r2R3R3

41.6

4

R1R1R2R2r3r3

35.2

5

r1r1r2r2R3R3

50.5

6

r1r1R2R2r3r3

53.5

7

R1R1r2r2r3r3

60.9


① 据表推测,控制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基因与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的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
② 统计过程中发现,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穗发芽率变化幅度较大,试分析原因_____
(4)研究发现,小麦种皮的红色是由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产生的儿茶酸和花青素形成的,R基因表达产物是促进该途径关键酶基因转录的转录因子,儿茶酸可调节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从而增强穗发芽抗性。请用图解的形式(文字和“→”)表示R基因是如何控制相关性状的______________
2021-05-12更新 | 1381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褐色类鹑斑突变体(简称褐斑)是从素斑家蚕中发现的新品种,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遗传分析。
(1)利用纯种褐斑和素斑家蚕进行__________实验,F1自交后代均出现素斑与褐斑两种表现型,比例约为3:1,说明褐斑与素斑由__________基因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取褐斑、素斑、两者杂交的F1以及F1与褐斑回交后代的DNA作模板,加入根据不同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特异DNA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将扩增产物电泳后,结果如图1。

据结果可知,褐斑基因位于_______号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做出此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注:甲、甲’是7号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乙、乙’是8号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素斑基因表示为+,褐斑基因表示为ql)。

(3)已知素斑的OK基因可表达出两种神经肽(如图2),参与调控家蚕皮肤色素的合成与沉积。

①神经肽是神经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肽,此小分子肽需在其先合成出的肽段——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_______加工。两种神经肽的信号肽均由E1+E2编码,推测起始密码子位于成熟mRNA的______序列。
②提取素斑和褐斑家蚕的mRNA,扩增出两种神经肽对应的cDNA,测序发现:与素斑相比,褐斑的神经肽A的cDNA缺失E5,神经肽B的cDNA未发生变化。推测褐斑家蚕的OK基因缺失了E5片段。可利用PCR技术验证该推测是否正确,请简述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素斑家蚕的神经肽A皮下注射给褐斑突变体的幼龄家蚕,观察到其皮肤斑纹消失至与素斑无差异。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进一步检测发现:褐斑家蚕OK基因的E5比素斑家蚕OK基因的E5长4318碱基对,与②推测不符。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解释褐斑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皮肤斑纹是昆虫的重要特征,各种斑纹突变能否在昆虫进化中得以保留?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水稻是自花传粉的植物,水稻胚芽鞘上具有紫线性状,该性状可用于杂交水稻种子的筛选。
(1)为探明紫线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利用纯种水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图1)。

①控制胚芽鞘有无紫线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位于_____(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籼稻1和粳稻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
②籼稻2和粳稻1杂交后的F2代紫线个体中纯合子比例是_____
(2)已知胚芽鞘具有紫线是因为有花青素,进一步研究发现B基因是花青素合成所需的调控蛋白基因,D基因是花青素合成所需的酶基因,对转录的模板DNA链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2分析产生b基因、d基因的机制,并解释bd的水稻胚芽无紫线的原因_____
(3)已知胚芽鞘中花青素的合成与光照有关,科研人员为探明光对Bb、Dd基因的影响,及Bb、Dd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据图3分析,光能够_____Bb基因的表达量,结合图4实验结果,推测Bb、Dd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为:首先光激活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种子外的壳尖紫色、胚芽鞘紫线是由相同基因控制。已知种子外的壳尖是由母本的体细胞发育而来,胚芽鞘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科研人员根据表现型能够快速把籼稻(BBdd)和粳稻(bbDD)杂交后的种子与自交种子、人为混杂的假种子(种子外壳尖紫色,胚芽鞘紫线)区分开来,请分析鉴定不同种子的依据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于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B/b、N/n基因的控制。
(1)品系甲为一种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
①研究人员用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均为暗红眼。推测控制眼色色素合成的两对基因均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品系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进一步将个体与品系甲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父本

母本

表现型及比例

品系甲

暗红眼∶白眼

品系甲

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

根据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推测组合Ⅰ与组合Ⅱ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Ⅰ时,发现极少数实验中所得全为暗红眼,而重复杂交组合Ⅱ,所得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变。初步推测有个别雄蝇所产生的携带____________基因的精子不育,这种雄蝇被称为雄蝇T。
(3)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雄蝇T的一个基因突变为SD基因,SD基因编码G蛋白,G蛋白可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据此判断SD基因相对于基因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②研究人员将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选取子代中的雄果蝇与品系甲雌果蝇杂交,所得后代全为暗红眼,由此推测SD基因与B/b、N/n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
③进一步用射线照射雄蝇T,得到一只变异的雄蝇X,两者体内部分染色体及等位基因(SD、)如下图所示。将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全为雌果蝇,且暗红眼与白眼比例约为1∶1.据此推测,精子不育现象与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r有关(其在同源染色上相同位置对应的序列记为R),请在雄蝇X的图中标注序列r和序列R可能的位置____________

(4)在雄蝇T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均可检测到蛋白G,且次级精母细胞数目与普通雄蝇无显著差异。推测雄蝇T特定类型精子不育的机理是____________
8 . 地中海果蝇是农业害虫,其个体发育的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交配后的雌蝇会刺破果皮,在植物果实中产卵,幼虫在果实中发育,从而对植物的果实造成损伤,雄蝇成虫对植物没有直接危害。为控制地中海果蝇的种群数量,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地中海果蝇与被其产卵的植物属于___________关系。
(2)科研工作者建立转基因地中海果蝇品系a、b。将两个品系的杂合子雄蝇分别与野生型(未转基因)雌蝇杂交,将受精卵培养在含四环素或无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幼虫发育至化蛹阶段统计存活个体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无四环素条件下,对于大多数幼虫而言致死性状相当于___________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两种品系的转基因杂合子雌雄果蝇自交,将所产后代在四环素的饲料喂养下
培养至成虫。成虫在不同饮食条件下培养,统计不同基因型地中海果蝇成虫的日存活
率,用于反映转基因果蝇的寿命,结果如下。

图中的数据可知,无四环素条件下,对a、b两个品系的果蝇寿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系有足够长的寿命,利于其在野外与野生型果蝇竞争与异性交配。
(4)利用转基因地中海果蝇控制自然种群中的地中海果蝇种群数量。
①可采用___________法调查地中海果蝇的虫卵或幼虫的数量,以反映虫害发生的强度。
②纯合转基因果蝇成虫释放到野外能够控制地中海果蝇种群数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择___________(填写“雌”或“雄”)转基因果蝇成虫进行野外释放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
④转基因果蝇做亲本产下的后代会发荧光,亲本均为野生型的后代无荧光。请你写出利用这一性状评估转基因果蝇交配竞争力的杂交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此种方法防治地中海果蝇与使用农药相比,前者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
2020-01-19更新 | 51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八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9 . 某品系油菜种子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影响。用结黑色种子植株(甲)、结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甲×乙全为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乙×丙全为结黄色种子植株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黄色种子植株=3:13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显性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AARR
D.实验二的F2中结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10 . 出芽酵母的生活史如下图1所示,其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后,表现为突变型(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该突变型酵母(单倍体)中有少量又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请分析回答:

(1)酵母的生殖方式Ⅱ与Ⅰ、Ⅲ相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____,因而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2)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相应蛋白质的合成________,进而使其功能缺失。
(3)研究者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突变型酵母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的原因。
①假设一: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___性。
②假设二:a基因未发生突变,编码能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的基因B突变为b基因(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的表达产物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识别的密码子为_____,使a基因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
(4)为检验以上假设是否成立,研究者将回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培养F1,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检测并统计这些单倍体的表现型。
①若F1的单倍体子代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设一。
②若F1的单倍体子代野生型与突变型比例为3:1,则支持假设二,F1的单倍体子代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来源于一个F1细胞的四个单倍体子代酵母细胞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