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请回答下列以果蝇为材料开展研究的相关问题。
(1)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进行实验,通过________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某研究者在一个灰身果蝇纯系中发现几只黑身雌、雄果蝇。
①让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发现无论________,F1果蝇均表现为灰身,再由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果蝇中灰身与黑身分离比为3∶1,由此判断黑身是________染色体上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结果。
②黑身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黑身果蝇体内存在有三个突变基因,都有可能与黑身的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及控制的蛋白质如下表所示。
突变基因
碱基变化C→CGC→TCTT→C
蛋白质与正常蛋白质分
子结构无差异
与正常蛋白质有一
个氨基酸不同
与正常蛋白质相比,
长度明显变短
由上表推测,黑身果蝇的突变应属于表中的________类型。

(3)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Ⅱ、Ⅲ、Ⅳ。灰身果蝇甲品系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如图所示,并且突变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果蝇甲品系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果蝇的成活率为________
②若将一只纯种黑身果蝇与甲品系中某灰身果蝇进行杂交,发现子代中灰身和黑身个体的比例为1∶1,则说明亲本灰身果蝇除了含有一个灰身基因以外,同时还携带一个黑身基因或________。若子代果蝇中所有正常刚毛、钝圆平衡棒的个体都是黑身,所有短刚毛、正常平衡棒的个体都是灰身,则控制上述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号染色体上。子代中正常翅脉、卷曲翅、黑身∶正常翅脉、卷曲翅、灰身∶多翅脉、正常翅型、黑身∶多翅脉、正常翅型、灰身的比例为________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2 .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种植的玉米都是杂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现有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两个杂种品系,要培育非糯紫株杂合品系(AaBb)。
①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来培育非糯紫株杂合品系(AaBb)。让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两个杂种品系杂交,理论上得到的种子中非糯紫株杂合品系(AaBb)占_________
②若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所需非糯性紫株杂合品系(AaBb),可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请写出以上述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两个杂种品系为亲本培育非糯性紫株杂合品系(AaBb)的思路:____________
(2)①已知玉米粒色受两对基因E\e、F\f控制,其中E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粒色产生的机理为:

研究人员用纯种白粒和纯种黄粒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重复该实验,结果如乙组所示。
组别亲本F1F2
白色×黄色红色红色∶黄色∶白色=9∶3∶4
白色×黄色红色红色∶黄色∶白色=3∶1∶4

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情况为下图哪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用基因型为eeff的白色玉米品系作母本授以纯种黄色玉米品系的花粉,在大量的后代中却发现了一株基因型为EEeff的三体玉米植株,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
2019-03-31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3月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生物试题
3 . 多数真核生物的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又称外显子)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又称内含子)隔开。下列关于这类基因的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编码区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是基因突变
B.对过程②起催化作用的酶有R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C.过程①和过程③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由mRNA2逆转录获得的双链DNA分子中(T+C)/(A+G)=1
4 . 自交不亲和性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不能进行同一品系内异花传粉的现象。请回答问题:
(1)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S1、S2……S15)控制,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___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生命现象具有_____特点。
(2)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机理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只考虑S(S1、S2……S15)基因,该植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__种基因型,因此,自然条件下,自交不亲和性阻碍了自花授粉,增加了植物的__多样性,从而增强了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
(3)我市某果园种植有极受市民喜爱的同一品系的红心李,也存在着类似烟草的这种自交不亲和性机制,因此有经验的果农常常要在红心李园中栽种几棵本地产的三华李树作为授粉树,以获得预期的产量和果实品质。请从三华李的S基因型角度说明作为授粉树必须具备的特点 ____________
2019-03-24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5 . 某雌雄同株的植物,因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性状变为突变性状。用该突变型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l)由题意可知,该突变性状属于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突变基因___(填“位于”或“不位于”)性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
(2)由乙组杂交结果推测,可能有致死或存活率下率的现象。有人推测产生乙组杂交的结果合子致死引起的,即____致死。可以让乙组中F1个体进行自由传粉,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则推测正确。
(3)也有人认为产生乙组杂交的结果可能是某种配子致死或存活率下降的影响:请据题作出合理假说,并设计实验予以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方案、支持假说的实验结果)
假说:___
实验验证:_____
2019-03-07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6 . 二甲双胍(Met)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血糖药物,近年来发现它还可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由于癌细胞表面_____,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2)为探究Met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结果如图1,该结果表明_____。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由此推测Met可将肝癌细胞的增殖阻滞在_____期。
                                                     
(3)为进一步研究Met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用含1mmol/L 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12h后,结果发现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下降。
①呼吸链复合物Ⅰ位于_____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电子传递)。由实验结果推测Met通过减少_____供应,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②另一方面, Met对癌细胞呼吸的影响导致线粒体内AMP/ATP比值_____,使AMPK磷酸化而被激活。(注:AMP为腺苷一磷酸)
③激活的AMPK(P-AMPK)可通过图3所示的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分裂相关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测定各组肝癌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电泳结果如图4。
由于细胞中β-Actin蛋白的表达量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对照,以排除细胞取样量、检测方法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合图3、4,阐述P-AMPK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_____
2019-02-12更新 | 76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研究发现,拟南芥的H基因突变体在22℃下生长与野生型无差别,而30℃下生长则叶片呈白色。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30℃时,叶片呈白色的原因是叶绿体发育异常,_______合成受阻所致。
(2)测序发现,突变体的H基因发生了如图1所示的突变,导致H蛋白异常。科研人员提取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叶片蛋白,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检测H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

①对比图1中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内含子序列,可知突变体的H基因发生的碱基对改变是______,这导致mRNA增加了100多个碱基,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据图2分析,在蛋白质水平上,突变体的改变是______
(3)科研人员用特定抗体检测H蛋白在叶绿体内的分布,结果如图3所示。   
①图3中的叶绿体蛋白、叶绿体基质蛋白和类囊体蛋白,应提取自______(填“野生型”或“H基因突变体”)植株叶片。图中各泳道的蛋白上样量均保持一致。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D1蛋白抗体和RbcL蛋白抗体的杂交结果表明叶绿体基质蛋白和类囊体蛋白充分分离
b.D1蛋白抗体和RbcL蛋白抗体的杂交结果可作为H蛋白抗体与抗原阳性反应的对照
c.H蛋白抗体杂交结果中1、2、3泳道条带大小差异主要是操作误差造成的
③依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H蛋白是一种热应激蛋白(温度升高时表达),调控叶绿体基因编码的RNA聚合酶的活性。据此推测,H基因突变体在30℃时叶子呈白色的原因是_______
2019-02-11更新 | 1028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大麦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二倍体农作物(2n=14),因杂交去雄工作很不方便,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如图所示的6号染色体三体新品系,该三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Ⅰ和Ⅱ分离,染色体Ⅲ因结构特殊随机分配。含Ⅲ号染色体的花粉无授粉能力;雄性可育(M)对雄性不育(m)为显性(雄性不育指植株不能产生花粉);椭圆粒种子(R)对长粒种子(r)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大麦雄性是否可育和种子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填“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欲测定大麦基因组的序列,需要对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测序。
(3)该三体新品系自交产生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形状为________种子种植后方便用来杂交育种。
(4)在大麦群体中由于隐性突变出现一株高产植株,为判断该突变是否发生在6号染色体上,现用题(3)中方便用来杂交育种的植株与高产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单独种植F2各植株,最后统计F2的产量。(不考虑交叉互换)。
若F2普通产量植株:高产植株 =_______________,则高产突变发生在6号染色体上;
若F2普通产量植株:高产植株 =_______________,则高产突变发生在其他染色体上。
2019-02-03更新 | 602次组卷 | 5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深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9 .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对植株绿色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糯性紫株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F1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如果要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____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_____自交留种即可。
(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下图所示染色体,请根据题意在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并在位点上正确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________

②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可能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___________杂交,得到种子(F2代);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____,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_____,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10 .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A_BbA_bbA_BB或aa_ _
植物颜色粉色红色白色
(1)由于A 基因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_____
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__________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表中补充画出其它两种类型(用横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类型编号
基因分布位置_____________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______,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______类型;
b.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__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____类型;
c.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类型。
(3)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代植株花全是粉色。则纯合白色植株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