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28对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该染色体变异可发生在细胞的哪种分裂方式中____________。图中F1有斑纹的个体中染色体正常的比例为______
(3)根据题意,在生产中,选取题中的家蚕做亲本培育,并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选出雄蚕。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表示该过程_______
2 .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以及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XYY 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籽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C.杂交的结果除了选育新品种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
D.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3 . 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
B.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
C.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
D.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
4 . 二倍体植物甲(2n=16)与乙(2n=20)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子代幼苗丙,该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了可育植株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幼苗丙为单倍体,因此自然成熟后是不育的
B.秋水仙素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丁的获得说明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植株丁自交产生的后代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5 .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与F1相比,F2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到的F1共1812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①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②X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高茎基因(B)丢失。为确定该矮茎个体产生的原因,科研小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注意: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得F2植株,自交,得到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结的种子得到F3植株,观察并统计F3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F3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___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
②若F3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___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2018-12-08更新 | 5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育种、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均能得到纯合子,也可获得无子果实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有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的特征
2018-12-02更新 | 39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文科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7 . 探究利用秋水仙素培育四倍体蓝莓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 50 株蓝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结果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着丝点分裂,诱导形成多倍体
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蓝莓幼苗数量和长势应该相等
C.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蓝莓最可靠的方法是将四倍体果实与二倍体果实进行比较
D.由实验结果可知用约0.1%和 0.05%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蓝莓幼苗效果相同
2018-01-21更新 | 2324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组和 B 组都利用了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
B.A 组 F2 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Ⅰ可以用于生产的占 1/3
C.B 组 F2 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Ⅱ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D.C 组需大量处理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
9 . 下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无子西瓜不结种子的原因是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C.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年年制种,用无性生殖技术可以进行快速繁殖
D.二倍体西瓜的花粉诱导可与三倍体西瓜发生受精而产生无子西瓜
10 . 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共同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株个体在做杂交亲本时无需________,可极大简化杂交育种的操作程序。控制黄瓜性别的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雌花在发育初期为两性花,后来由于基因的调控导致雄蕊败育。从细胞生命历程的角度来看,雄蕊败育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
(3)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2017-02-08更新 | 5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淄博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