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基因型为AaBb 的某二倍体动物(2n=4)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⑤细胞进入下一个时期时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②细胞内同时出现A和 a 基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两者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_(选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不一定相同”)。
(2)染色体失去端粒不稳定,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一端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会形成染色体桥。若图1中④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在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a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到两极,该细胞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
(3)图 2中,处于HI段的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位于__________段;BC段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这种变化导致图1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是__________(用图1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4)若使用15N 标记的 NH4Cl培养液来培养该动物某个细胞,则该细胞分裂进行至图1 中时期②时,被15N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____条。
2 . 碱基家族添了新成员,科学家人工合成了P、B、Z、S四种新的碱基,且Z-P和S-B均通过三个氢键配对。含有新碱基对的DNA仍能保持稳定性,并成功转录,但天然体系中缺乏相应的DNA聚合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同等长度的DNA序列,含有新碱基对越多的DNA分子稳定性越差
B.在现有条件下,含有新碱基对的DNA分子无法完成自我复制
C.含有新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中碱基A和T的数量仍然相等
D.含有新碱基对的DNA分子转录时需要8种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3 . 科学家在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实验中,利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亲代大肠杆菌(DNA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置于氮源为14NH4C1的普通培养基中,连续繁殖两代,提取子二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分子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式实验前需要进行预实验,以确定大肠杆菌在特定条件下的分裂时长
B.子二代DNA分子分布的实际位置比理论位置偏低,原因可能是细胞中原来的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加入新合成的子链中
C.若处理提取的DNA分子,将其解螺旋为单链,再密度梯度离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D.若将子二代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5NH4C1的培养基中再培养一代,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子代中DNA分子组成类型为15N14N的比例为3/4
2022-06-08更新 | 1357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变试题16-20
4 . 目的基因两条链均被32P标记后导入动物精原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中,选择含有两个目的基因的精原细胞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得到4个子细胞。对子细胞放射性进行检测,若不考虑变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单个子细胞中被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最少有2条,最多有4条
B.若子细胞中有3个细胞具有放射性标记,则精原细胞进行的一定是减数分裂
C.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只有两个子细胞有放射性,则两个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D.若进行减数分裂,有两个子细胞有放射性且每个细胞中放射性染色体条数为两条,则两个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022-06-05更新 | 9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5 . 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的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假说,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中混合的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实验二: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b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图a、图b,可判断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若将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得到一个条带,则可排除全保留复制
C.若实验二中繁殖两代,提取的F2DNA不做热变性处理直接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只出现两个条带,据此推测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培养24h,子代大肠杆菌DNA经实验二的相关处理后,14N条带与15N条带峰值的相对比值为7:1,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为6h
6 .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BbDd,其体内一个卵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含31P培养液中进行分裂,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图示细胞的原因是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
B.若图中含32P的DNA为4条,则该卵原细胞在形成图示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一次胞质分裂
C.减数分裂产生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D(d)与基因B(b)的自由组合
D.该细胞分裂结束可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2022-03-25更新 | 7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协作体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7 . BrdU(5-溴尿嘧啶)属于碱基类似物,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可与A互补配对,另一种可与G互补配对,这样当DNA复制时有BrdU掺入就会导致碱基转换引起基因突变。将某一连续分裂细胞(甲)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若某一位点的碱基对A-T在DNA复制时,模板链中A与BrdU发生了配对),再将其产生的子细胞置于普通培养液(不含BrdU)中继续培养,只考虑DNA分子上该位点碱基对的情况且不考虑其它因素导致该位点的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至少经过两次分裂可将该位点的A-T变成G-C
B.甲细胞经三次分裂后,该位点为A-BrdU碱基对的细胞占1/16
C.无论进行几次分裂(分裂次数大于2),该位点为A-T碱基对的细胞始终占1/2
D.随分裂次数增加(分裂次数大于3),该位点为G-C碱基对的细胞所占比可能会增加
8 . 用32P标记某生物体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将该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上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具有放射性的子细胞个数可能是(       
A.1B.2C.3D.4
9 . 将某一经15N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同的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第二次分裂中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4N
B.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被标记的DNA为2N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15N,则细胞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10 . 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环境中培养,经过连续的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含15N的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B.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
C.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Ⅰ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
D.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