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大肠杆菌在紫外线照射下,其DNA会以很高的频率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含有胸腺嘧啶二聚体的DNA复制时,以变异链为模板形成的互补链相应区域会随意掺入几个碱基,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如图1所示。图2为大肠杆菌细胞内存在的两种DNA修复过程,可见光会刺激光解酶的合成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后的大肠杆菌在黑暗时比在可见光下更容易出现变异类型
B.内切酶能切割与胸腺嘧啶二聚体直接连接的磷酸二酯键
C.DNA修复机制的存在杜绝了大肠杆菌产生突变体的可能性
D.若图1所示DNA的分子未被修复,则复制3次后得到的均为突变DNA
2 . 将某精原细胞(2n=8)的核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三次连续的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与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三次都为有丝分裂,则产生的所有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细胞最多为8个
B.若三次都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体为8条
C.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精细胞中都有4条含15N的染色体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所有精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体共有16条
3 . 下图是雄性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A、a、B表示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若将该细胞的一个核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并只供给含14N的原料,则该细胞正常完成减数分裂形成的含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A(长翅)对a(残翅)显性,基因B(红眼)对b(白眼)显性。用图示代表的果蝇与另一雌性个体杂交。子代中,若长翅与残翅各占一半,雄性个体均为白眼,那么该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该果蝇的某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该基因(d)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假设样本足够大):
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个体进行探究。
②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初步确定该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
(4)已知果蝇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相应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在一体色正常的群体中,偶然产出一只黑色的雄性个体。这种黑色究竟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隐性黑色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呢?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进行判断。
①分析:相应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如果黑色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黑色雄性个体为杂合子;如果黑色是由于隐性黑色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该黑色雄性个体为隐性纯合子。
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黑色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如果后代全部是正常体色个体或正常体色个体数量多于黑色个体数,则黑色是由于隐性黑色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
4 . 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M表示分裂期,间期包括G1、S和G2期。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分裂期即M期)。图乙表示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
(2)在M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的时期是______期。末期不能在细胞中部看到细胞板,从形成两个子细胞的原因上分析是因为______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期细胞。
(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它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分裂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G1

S

G2

M

时长(h)

3.4

7.9

2.2

1.8

15.3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5)如果将一个小鼠体细胞中的核DNA全部用32P标记,放在不含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分裂两次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个数可能有______个。
5 . 如果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让其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有4个被15N标记的DNA
B.在产生的8个精子中,最多有4个精子不含15N标记的DNA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细胞内含有2条被15N标记的染色体
D.在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内被15N标记的DNA数目可能是4个,也可能是2个
6 .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组实验说明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物质只有DNA
B.完成该组实验需先后用到带32P标记和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C.若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则可能是②过程搅拌不均匀
D.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说明只有部分噬菌体获得亲代的遗传信息
7 . 将某高等植物(2n=16)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继续完成第二、第三次有丝分裂。结合下图所示染色体被标记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时,根尖细胞要进行染色体与中心体的复制
B.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由中期进入后期时,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由1:2变为1:1
C.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根尖细胞中具有16条b类染色体,没有a、c两类染色体
D.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根尖细胞中具有16条a类染色体与16条b类染色体
8 . 碱基家族添了新成员,科学家人工合成了P、B、Z、S四种新的碱基,且Z-P和S-B均通过三个氢键配对。含有新碱基对的DNA仍能保持稳定性,并成功转录,但天然体系中缺乏相应的DNA聚合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同等长度的DNA序列,含有新碱基对越多的DNA分子稳定性越差
B.在现有条件下,含有新碱基对的DNA分子无法完成自我复制
C.含有新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中碱基A和T的数量仍然相等
D.含有新碱基对的DNA分子转录时需要8种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9 . 科学家在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实验中,利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亲代大肠杆菌(DNA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置于氮源为14NH4C1的普通培养基中,连续繁殖两代,提取子二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分子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式实验前需要进行预实验,以确定大肠杆菌在特定条件下的分裂时长
B.子二代DNA分子分布的实际位置比理论位置偏低,原因可能是细胞中原来的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加入新合成的子链中
C.若处理提取的DNA分子,将其解螺旋为单链,再密度梯度离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D.若将子二代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5NH4C1的培养基中再培养一代,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子代中DNA分子组成类型为15N14N的比例为3/4
2022-06-08更新 | 1357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某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则第三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单体为8条
B.若所得其中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Y、Y,则说明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提取所有子细胞的核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中轻带占3/4或1/2
D.检测所有子细胞,其中含有放射性的DNA为16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