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1958 年 Meselson 和 Stahl 用 15N 和 14N 标记大肠杆菌,并提取其 DNA。利用 DNA 分子 对紫外光有光吸收的特点确定 DNA 在密度梯 度离心后在离心管中所处的位置。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中深色的区域是紫外光被一定程度吸收而形成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不考虑实 验误差)
A.实验中定时取一些大肠杆菌提取其 DNA,但是不需检测其放射性
B.1.9~3.0 代的条带深度变化说明位置 b 处的 DNA 的含量比例下降了
C.该实验是先用 14N 标记大肠杆菌多代后,再转移到 15N 环境中培养的
D.若分别用 14C、12C 取代 15N、14N,每代色带的相对位置仍基本相同
2 . 被15N标记DNA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一半含15N,另一半含14N
B.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一半含15N,另一半含14N
C.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中,一半含15N,另一半含14N
D.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既含15N,也含14N
2019-07-22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天练 人教版高一 必修2第3章 易错疑难集训(二)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3 .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1组2组3组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14NH4C1I5NH4C114NH4C114NH4C1
繁殖代数多代多代一代两代
培养产物ABB的子Ⅰ代B的子Ⅱ代
操作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仅为轻带
14N/14N)
仅为重带
15N/15N)
仅为中带
15N/14N)
1/2轻带 (14N/14N)1/2中带 (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______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______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种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____________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_____复制。
②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__,标记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带。
2019-07-22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天练 人教版高一 必修2第3章 易错疑难集训(二)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4 .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有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
(1)根据下图中的示例对三种复制作出可能的假设:

①如果是全保留复制,则1个DNA分子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一个是亲代的,而另一个是新形成的。
②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是分散复制,则新形成的DNA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为探究DNA的复制方式的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双链DNA分子均被14N标记,用14N/14N表示(对照);
②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双链DNA分子均被15N标记,用15N/15N表示(亲代);
③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的DNA,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
实验预测:
①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代Ⅰ能分辨出两条DNA带:一条__________带和一条__________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_和分散复制。
②如果子代1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_____,但不能肯定是__________
③如果实验结果符合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假设和预期,请用图示表示实验结果_____
2019-07-12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天练 人教版高一 必修2第3章 易错疑难集训(二)
5 . 假如某一含31P的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复制n次,则子代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
A.1000B.1000×(2n-1)/2n-1
C.2000D.1000×(2n-1)/2n
6 . 关于图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作用于部位③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G)/(T+C)的比例上
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7 . 假设32P、35S分别标记了1个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该噬菌体侵染不含标记元素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5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可能含有32P、35S
B.该过程至少需要1×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D.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1/25
2019-06-11更新 | 666次组卷 | 2卷引用: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拓展版)
8 . 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主动运输所需能量来自ATP的“γ”位前的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的能量
B.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γ”位上
C.将ATP中的“β”和“γ”位磷酸基团去掉,所得物质是合成RNA分子的单体之一
D.将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的DNA都用32P标记,该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有放射性
9 . 如图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
B.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b链
C.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D.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10 . 向动物卵巢中注射含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该过程DNA只复制一次)。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具有放射性
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无放射性
C.甲乙细胞中的染色体均成对存在
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