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B.两条母链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复制
C.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D.保持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022-06-12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经研究发现了DNA复制具体过程:以解开的一段DNA为模板,引物酶在复制原点按照5'到3'方向合成RNA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子链从引物的3'端延伸。复制过程中一条子链能够连续合成,另一条子链分段合成,短链称为冈崎片段,如图所示。当子链DNA合成一定长度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RNA引物被水解,再以该片段为引物补填缺口,最后把两个片段连接起来。已知在复制原点处复制容易发生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测冈崎片段的形成和DNA聚合酶的作用有关
B.冈崎片段的连接要经过切除RNA引物、在酶的作用下继续合成、连接片段
C.DNA聚合酶是一种复合酶,具有多种作用
D.因为易发生复制错误,引物RNA后续被切割下来,减少突变可能
2022-06-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2次有丝分裂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所有细胞中染色体,统计所有的染色体染色情况。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B.1/2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子细胞中DNA分子都被BrdU标记D.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2022-06-1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用32P标记玉米(2N=20)叶肉细胞中的所有核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I中培养至愈伤组织,再转接到培养基Ⅱ中诱导分化出芽,然后将其转接到培养基Ⅲ中诱导生根,进一步诱导形成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培养基I、Ⅱ、Ⅲ中都不需要加入有机物
B.培养基Ⅱ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偏低,培养基I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偏高
C.一个细胞在培养基I中连续分裂两次形成的子细胞,含32P标记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D.玉米外植体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后才能用于组织培养
2022-06-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图中箭头所示的泡状结构叫做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的模版为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
C.一个DNA分子上出现多个复制泡有利于缩短复制所需要的时间
D.脱氧核苷酸合成DNA的过程中只需要酶,不需要能量
2022-05-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界的DNA复制机制“应该是”规律的、有序的,以便保证遗传的稳定性。现用15N标记一个双链DNA分子,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B.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所有DNA分子都含14ND.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DNA分子
2022-05-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7 . 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第一步表示标记噬菌体;第二步是将用同位素(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普通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第三步是将培养后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进行搅拌;第四步是离心并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应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同时去侵染含有35S和32P的大肠杆菌
B.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导致离心管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
C.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鸟嘌呤60个,则复制3次共需要胞嘧啶420个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细菌体内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会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
2022-05-22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八)
8 . 双脱氧终止法对DNA进行测序的原理如图,在4个试管中分别加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1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TP可以与dNTP竞争核苷酸链延长位点,并终止DNA片段的延伸。在4个试管中DNA链将会分别在A、C、G及T位置终止,并形成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这些片段会随电泳分开并显示出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电泳结果可知单链未知序列中应含4个胞嘧啶
B.待测单链未知序列的四种碱基中G、C的数量相同
C.待测单链未知序列的5'端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D.dNTP、ddNTP水解两个高能磷酸键可能为测序供能
2022-05-13更新 | 4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一个含有2n条染色体的生物体细胞,其染色体中DNA的两条链都被标记,在不含标记的原料中进行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有4n条带标记的染色体
B.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个细胞中有2n条带标记的染色单体
C.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每个细胞中有4n条带标记的染色体
D.第二次分裂结束后有的子细胞中可能不带有标记
2022-05-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第八次考试生物试题
10 . 科学家认为,DNA复制时一条子链连续合成,而另一条子链则是不连续形成,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再将短链片段连接起来。为验证该假说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2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不同时间分别分离T2噬菌体的DNA,并通过加热使其变性、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DNA复制直接利用了大肠杆菌培养基中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因此可检测到放射性
B.DNA分子在体外复制时可通过加热变性解旋,在细胞中其解旋通常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C.120s的检测结果中短链片段比60s的少,这是因为短链片段已连接成了长链
D.在实验过程中一直能检测到较多的短链片段,这为以上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022-04-20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