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DNA、RNA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是生物界主要的遗传物质
B.在细胞核中,DNA是遗传物质,而在细胞质中,RNA是遗传物质
C.利用细菌及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也可用于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对于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对于RNA病毒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2 .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雄性激素的分泌过程证明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B.卡尔文用18O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发现了卡尔文循环
C.用14N的培养液培养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
D.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放到含14N的环境中培养,让其连续复制3次,将每次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进行离心,图中分别代表复制1次、2次、3次后的分层结果的是(       
A.c、e、f
B.a、e、d
C.a、b、d
D.c、d、f
2020-05-26更新 | 335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4 . 同位素标记法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3H标记亮氨酸来研究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B.可用32P标记的胰岛素基因作探针来检测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是否进行了转录
C.用14C标记CO2来研究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514C314C6H12O6
D.在研究DNA复制方式时只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2020-04-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南昌市四校联盟高三第一次理综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摩尔根和萨顿对遗传学的研究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B.探究DNA的复制方式、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和噬菌体侵染细菌三个实验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建构数学模型步骤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D.坎农通过研究指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2020-02-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理综生物试题
6 .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物质的运动和迁移规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同位素标记某个脱氧核苷酸可以确定不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dATP(dA-Pα~Pβ~Pγ,d表示脱氧)作为原料合成DNA时,32P应标记在dATP的α位上,才能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
C.分别用H218O和H2O培养小球藻,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于CO2
D.将根尖分生区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一半的DNA分子含3H
2020-01-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昌铁一中)
7 .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的详细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3H标记亮氨酸注射到豚鼠的胰岛B细胞弄清楚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2019-12-1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是常用的细胞增殖标记物,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选择性地结合到细胞DNA分子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只有DNA两条链都含BrdU才被染为浅蓝色,否则为深蓝色。
(1)如果用富含BrdU的完全培养液来连续培养洋葱根尖(其细胞周期为12h),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请简要写出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
(2)洋葱体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观察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被染成深蓝色条数为__________
(3)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观察,细胞内的16条染色体的染色情况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019-12-0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9 . 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实验:将含15 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分别对应图中的两个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
B.实验结果可排除复制时DNA母链中掺入新核苷酸的假设
C.不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离心后,结果与图中的不同
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2019-11-19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昌铁一中)
10 . 让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原细胞,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形成8个精细胞(无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内放射性同位素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间期
B.在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都具有放射性
C.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4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一半具有放射性
D.减数第二次分裂最终形成的8个精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一半具有放射性
2019-04-03更新 | 203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段考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