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片段。端粒酶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 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并延伸端粒DNA.在正常情况下,端粒酶只在不断分裂的细胞中具有活性。下列有关端粒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仅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催化过程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
C.组成成分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D.在所有细胞中均具有较高活性
2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RNA病毒。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病毒RNA可直接指导RNA聚合酶等酶的合成。RNA聚合酶能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RNA,再以互补的RNA为模板合成新的病毒RNA,实现病毒RNA的复制。据此可判断(       
A.RNA聚合酶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病毒RNA
B.病毒RNA被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结合并翻译出蛋白质
C.不能依据病毒RNA的特异性序列进行核酸检测
D.新冠病毒遗传信息的流向为RNA→DNA→蛋白质
3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基因与环境的“共舞”
生物体的细胞中有一本生命之书——基因组。人的生命源于一个受精卵,初始的全能或多能细胞中的DNA,在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下被激活或抑制,让细胞走向不同的“命运”,最终在细胞中表达“一套特定组合”的基因。
生命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亿万年的进化让生命之书中蕴藏了应对环境变化的强大潜力。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始于染色质的解螺旋,各种转录因子结合到DNA上,启动表达。研究发现,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调控,这种调控不改变DNA序列,但会对基因进行修饰,从而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及表型改变,并且有的改变是可遗传的,即表观遗传。例如DNA上结合一个甲基基团(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的改变,从而改变基因表达。表观遗传提供了基因何时、何处、合成何种RNA及蛋白的指令,从而更精确地控制着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是个体适应外界环境的机制,在环境变化时,生物可以通过重编程消除原有的表观遗传标记,产生适应新环境的表观遗传标记,这样既适应了环境变化,也避免了DNA反复突变造成的染色体不稳定与遗传信息紊乱。
表观遗传与人的发育和疾病密不可分。胚胎发育早期,建立与子宫内环境相适应的表观遗传修饰是胚胎发育过程的核心任务。母体的饮食、供氧、感染、吸烟等与后代的高血压、II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表观遗传改变增加了患有特定疾病的风险,但人体可在相当程度上忍受这些改变而不发病,经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持续压力,表观修饰的弹性被耗尽,细胞或者组织再也无法正常行使功能,从而产生疾病。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分子遗传学则认为基因型决定生物个体的表型。然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并不是那么简单,表观遗传对遗传观的冲击,也使进化观的讨论更加复杂。
生命本质上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基因与环境的“共舞”,才会奏响生命与环境相适应、协同进化的美妙“乐章”。
(1)全能或多能细胞走向不同“命运”的过程可以称为________________,依据本文,这一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遗传学家提出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请在方框内绘出已概括的中心法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属于表观遗传,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4)人们用“病来如山倒”形容疾病的发生比较突然。请结合文中内容,用30字内的一句话,作为反驳这种观点的内容:__________
2021-05-13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选考)试题
4 .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与HIV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HIV的核酸彻底水解后能得到六种产物
B.组成HIV的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
D.HIV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通常正常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酶是(       
A.以DNA为模板合成DNA所需的酶
B.以DNA为模板合成RNA所需的酶
C.降解多余的RNA等物质所需的酶
D.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所需的酶
2020-08-24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下图中,图1、2、3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均与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关。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为________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图2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即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中,能与密码子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是______,在此过程中,该分子还具有________功能。
(3)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相对模板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
(4)图3表示__________,图2所示过程对应图3中的__________(请用图3中的字母回答),大肠杆菌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请用图3中的字母回答)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可复制出子代HIV继续侵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削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通过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进入细胞
B.DNA分子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过程会形成磷酸二酯键
C.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形成DNA分子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D.在辅助性T细胞内,以RNA为模板分别直接指导合成DNA、RNA和蛋白质
2020-07-11更新 | 4903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下列细胞器与其对应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心法则中各环节发生的场所
B.溶酶体:水解衰老细胞器和细胞碎片
C.高尔基体:对乳蛋白前体进行加工修饰
D.线粒体: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释放CO2及[H]
2020-07-01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学校高三三模(考前测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流感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它侵染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的R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病毒增殖时会发生A-T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C.翻译过程是以+RNA作为模板进行的
D.病毒需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2020-06-12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新型冠状病毒是带有包膜的RNA病毒,它利用包膜上的棘突蛋白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完成侵染。在宿主细胞中,病毒RNA通过复制产生子代遗传物质并作为翻译的模板。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R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新型冠状病毒的清除需要通过细胞免疫过程
C.康复者产生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的RNA结合
D.抑制RNA复制的药物可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05-10更新 | 39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