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下图所示不同细胞,其中①-③为箭头所指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盐酸处理根尖可破坏细胞间的果胶,解离时间越久,实验效果越好
B.①细胞所处时期,遗传信息可从DNA→RNA→蛋白质
C.③细胞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套数是②细胞的2倍
D.继续观察③细胞可观察到囊泡聚集成细胞板的过程
2024-03-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高二上】【期末考】【杭高贡院+钱江】
2 . Maribavir是一种新型研发药物,具有抑制巨细胞病毒(CMV)复制的机制,CMV的遗传物质与T2噬菌体类似。则Maribavir抑制的是(  )
A.DNA复制B.RNA复制
C.蛋白质复制D.逆转录
2024-02-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高考选考调研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调研生物试题
3 . “替诺福韦”能与艾滋病病毒逆转录酶结合并抑制其功能。下列过程可直接被“替诺福韦”阻断的是(  )
A.复制B.转录C.翻译D.逆转录
2024-02-0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该过程的酶为DNA聚合酶
B.b链上任意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
C.b链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D.该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向RNA传递
2024-01-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HIV侵染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
B.HIV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时,需先识别细胞表面的受体
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D.HIV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逆转录时,需依赖于逆转录酶且发生在细胞溶胶内
2024-01-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严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6 . 感染HIV会引起艾滋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B.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
C.HIV在宿主细胞中经逆转录合成DNA时,所需的酶和原料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D.HIV疫苗难以研制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为RNA病毒,极易变异
7 . 基因沉默是指基因表达不能进行或不能完成。如图表示人造双链RNA.使目的基因沉默的部分过程,其中沉默复合体是蛋白质与人造双链RNA结合而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人造双链RNA需要了解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
B.图示形成的沉默复合体内有新合成的磷酸二酯键
C.抑制图中④过程,也能达到目的基因沉默的效果
D.细胞内mRNA被及时降解,可能存在某种诱导机制
8 . 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时,会产生免疫病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侵入人体细胞后利用人体细胞内的逆转录酶完成逆转录过程
B.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
C.花粉过敏者接触花粉出现的瘙痒、红肿现象主要是由细胞免疫引起的
D.过敏反应在不同个体反映出来的症状存在差异
2023-12-0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9 . 鳑鲏鱼是衢州地区常见的一种野生鱼。每年处于繁殖季节时,鳑鲏鱼鳞片通体发亮,颜色绚丽多彩,观赏鱼爱好者称之为“发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发色”物质的基因仅存在于鳑鲏鱼的表皮细胞
B.表皮细胞“发色”物质的合成需要经历a、b、d过程
C.d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D.b过程与d过程中核苷酸之间的配对方式不相同
10 . 如图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结构及其从侵入辅助性T细胞至释放逆转录酶、出来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的侵染时,只有RNA进入辅助性T细胞
B.由图可知HIV有双层膜结构
C.人类基因组中含有控制HIV逆转录酶合成的基因
D.病毒双链DNA通过①过程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中
2023-11-1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