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端粒酶是真核生物染色体 DNA 复制所特有的,也是必需的,是一种依赖于 RNA 的 DNA 聚合酶,它所起的作用是维持染色体两端端粒结构的完整。端粒酶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可被重新激活。端粒酶是由蛋白质和RNA两种成分组成,其中蛋白质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而 RNA则含有 1.5拷贝的与端粒 DNA互补的重复序列,这一部分作为逆转录酶的模板存在。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抑制端粒酶基因的表达可抑制癌症的发生
B.若分裂中期的肿瘤细胞含有的DNA数为92个,含有的端粒个数是184个
C.端粒酶可催化 DNA 子链沿3'→5'方向合成,从而延长端粒
D.染色体 DNA 末端修复过程中有 A-T、T-A、U-A 碱基配对
2 . 信息从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中被提取出,用来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相同的,分子生物学家称之为中心法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不会出现U—A碱基的配对
B.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和编码氨基酸的遗传密码
C.中心法则所表示的过程中只有基因表达过程产生水
D.合成tRNA必须以DNA为模板,需RNA聚合酶催化
3 . 中心法则是分子生物学中最核心的内容,它精炼地概括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与传递媒介,在生物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已知丙肝病毒(HCV)为RNA复制型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HCV抗体检测疑似患者是否感染HCV
B.在被HCV侵染的肝细胞中能完成图中五个路径
C.肝细胞完成右图中过程均由线粒体提供能量
D.病毒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mRNA上的反密码子决定的
2024-04-16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卷(二)生物试卷
4 .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DNA复制的酶促反应机制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生物化学反应,这种反应需要酶对底物模板指令的绝对依赖。后经众多科学家的不断探索,最终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中心法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B.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都需要模板
C.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RNA的特定序列
D.DNA复制与转录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乙肝病毒(HBV)感染迄今为止仍是全球范围内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siRNA(一种小型的外源RNA,能与目标mRNA结合)可靶向抑制HBV基因的表达,该物质直接影响的过程是(       
A.DNA复制B.转录C.翻译D.逆转录
6 . 中心法则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需要DNA酶的催化作用
B.核苷酸互补配对类型相同的过程有②⑤或③④
C.细胞中的RNA均通过②过程形成
D.①②③④⑤这五个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内
2024-01-1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生物试题变式题6-10
7 . 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要经过加工才能发挥作用。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接形成不同的mRNA。研究人员从同一个体的造血干细胞和浆细胞中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分别标记为L-mRNA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单链DNA(分别标记为L-cDNA和P-cDN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产物的不同剪接使一个基因编码多种不同结构的多肽成为可能
B.将P-cDNA与L-cDNA混合后,会出现双链DNA现象
C.L-cDNA和P-cDNA就是能转录出初始RNA的基因的模板链
D.能与L-cDNA互补的P-mRNA中含有编码ATP酶的mRNA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有关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法则的提出者是沃森和克里克
B.遗传信息只能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C.能进行转录和翻译的细胞一定能进行核DNA复制
D.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需要ATP提供能量
9 . 下图一所示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图二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所示的核糖体在mRNA上从左往右移动
B.进行②时,RNA聚合酶与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结合
C.进行①时,DNA双螺旋全部解旋后才开始DNA复制
D.人体细胞线粒体内和大肠杆菌细胞内有发生图一所示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