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B.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
D.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2021-06-10更新 | 11559次组卷 | 57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三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其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有丝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通过细胞分裂成如图所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均含有A或a基因
C.该细胞中可能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
D.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2021-05-28更新 | 82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下列不涉及染色体变异的是(  )
A.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
B.多一条21号染色体而引起的先天性愚型
C.经多倍体育种将四倍体植株培育成八倍体植株
D.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而引起的变异
4 . 以下关于变异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突变; ②所有的突变都是显性的,有害的; 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共同特点就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④突变能人为地诱发产生;   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化; ⑥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 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⑧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⑨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
A.③④⑤⑥⑦⑧⑨B.④⑤⑦⑧⑨C.④⑤⑥⑦⑧⑨D.②④⑤⑦⑧⑨
5 . 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丙和图丁都能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图乙所示为三倍体,不可育
C.图甲的变异对生物的影响不大
D.图丙所示的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2021-01-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区等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6 .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由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W/w控制,W基因表达则表现为红眼,反之则为白眼。在某些情况下,眼色基因可能会转移到Ⅳ号常染色体上。而成对的Ⅳ号染色体在部分细胞中会有一条随机失活,导致果蝇的眼色部分为红色,部分为白色,因而表现为花斑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B.任何基因型的果蝇都有可能表现为花斑眼
C.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情况可能不相同
D.上述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属不可遗传变异
7 . 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甲、乙、丙均为纯合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类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乙减数分裂产生2种花粉,在分裂中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最多带有4个a基因
C.乙的自交后代中,F1有3种矮化类型,F2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3:2:3
D.若a与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丙(♀)×甲(♂)得F1,F1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矮生类型
2020-12-16更新 | 59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开红花豌豆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且多了一条染色体,研究发现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基因B控制红花,基因b控制白花。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变异可通过该植物根尖分生区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2∶2∶1
C.该植株为父本,正常植株为母本,则杂交后代有2/5的植株含部分缺失的染色体
D.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花∶白花=35∶1
2020-12-15更新 | 211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届重庆市高三第二次预测性考试生物试题
9 . 科学家成功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能有效防止细胞壁的分解,获得防腐烂抗软化的转基因番茄,该技术利用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10 . 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⑦无籽番茄                    ⑧无籽西瓜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①②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