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液,均匀涂在培养基平板上,再放上4片含有青霉素的圆形滤纸片,在无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2h~16h,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如下图),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继续重复培养,连续几代观察抑菌圈的直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异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
B.实验中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C.实验中抑菌圈越小表明青霉素的抑菌作用越强
D.实验中抑菌圈的直径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2023-07-3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茶尺蠖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影响茶叶产量。研究人员比较了甲、乙两地茶尺蠖对E病毒的敏感度,结果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两地茶尺蠖颜色深浅不同,与自然选择有关
B.由图可知,乙地比甲地的茶尺蠖对E病毒更敏感
C.若两地茶尺杂交后代不可育,说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
D.若在茶园施加E病毒,茶尺蠖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3 . 生物的进化是复杂的,有不同的进化理论或学说对其进行解释,其中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其他学说的影响要广泛和深远。下图为该理论对新物种的形成作出的解释框架图,图中A~D依次代表的词语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变异、生殖隔离、地理隔离、种群基因频率
B.随机交配、染色体变异、生殖隔离、自然选择
C.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生殖隔离、地理隔离、种群基因频率
2022-07-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监测生物试题
4 .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的A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的基因突变是定向的
B.自然选择决定了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
C.B表示地理隔离,各种物种的形成均需要通过B
D.C表示生殖隔离,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2021-07-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