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研究员陈日胜发现了一株耐盐碱的野生海水稻,但其存在产量低、米质差等缺点。2016年,研究人员利用杂交育种等技术,多次实验,培育出高产海水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
B.盐碱条件会诱导野生海水稻发生适应性变异
C.利用野生海水稻培育高产海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该高产海水稻培育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条件的选择作用下发生定向改变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八模生物试卷
2 . 病菌广泛的耐药性发展阻碍了抗生素的有效性和使用寿命,发掘新的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家从从未培养过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 clovibactin,它能有效地杀死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且没有检测到耐药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交替使用多种传统抗生素可能会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B.由抗生素 clovibactin的作用机理可知,其对支原体不起作用
C.若用抗生素 clovibactin筛选培养某种革兰氏阳性细菌时会促进新物种形成
D.向培养多种微生物的培养基中添加某种抗生素后,某些微生物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024-05-3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年普通高中选择性压轴考试生物试题(二)
3 .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存在多个地雀物种,但同一岛屿上一般只有1种地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岛屿上的所有地雀和其它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B.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所有地雀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种群基因库
C.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大风将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吹到一个岛屿上,这些地雀彼此之间可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2024-05-2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五模生物试卷
4 . 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或其他干扰导致形成了具有一定距离的生境斑块,使得一个较大的生物种群被分割为许多小的局域种群,小的局域种群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随机性灭绝。集合种群即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是指在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内,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个体在生境斑块之间可以迁移或扩散)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局部种群的镶嵌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局域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局域种群的变异类型
B.局域种群之间由于存在地理隔离而完全无法基因交流
C.集合种群的数量变化与各个局域种群保持一致
D.在一个集合种群中,各个局域种群的动态最好不完全同步化
2024-05-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情况,可以把自然选择分为三种:稳定性选择指的是把种群中趋向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个体;单向性选择指的是保留趋向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个体;分裂性选择指的是把种群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的方向保留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定性选择大多出现在环境条件相对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会使某一性状趋于一致
B.某海岛上的昆虫经过分裂性选择形成了无翅和发达翅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都能适应环境
C.分裂性选择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某一个方向变化,如桦尺蠖的黑化现象
D.加拉帕格斯群岛上生活的13种地雀的喙的差别很大,说明分裂性选择是不定向的
2024-05-2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6 . 科学家发现无肺蝾螈的栖息环境具有多样化,有陆栖、树栖、穴居或水栖等。分别将来自不同种群的雄性无肺蝾螈和雌性无肺蝾螈放在一起,记录他们之间的生殖隔离强度。结果显示:不同组合之间,生殖隔离强度从小到大呈连续变化,从几乎没有隔离到完全不能交配,推测原因可能是种群相聚越远,其遗传差异越大,相互交配的可能性越小。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上信息说明地理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
B.栖息环境使无肺蝾螈产生了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
C.生殖隔离强度大的两个种群的基因库朝不同的方向变化
D.相距较远的两个种群遗传差异大是不同无肺蝾螈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2024-05-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生物试卷(二)
7 . 中美洲东海岸与西海岸分布着两种形态差异明显的海龟。经DNA检测,发现它们曾经是同一物种,火山爆发导致中美洲形成后,它们被分隔成两个地区的不同种群,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差异大小可以揭示亲缘关系远近
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两种海龟的基因库存在明显差异
D.东西海岸的不同环境影响海龟进化的方向
2024-05-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生物试卷
8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斯坦利的“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D.滥用抗生素的使致病菌产生了新的耐药性变异
9 . 某植物的A基因缺失若干碱基对后会形成基因AL,干旱环境下基因型为ALAL的植株在幼苗时期存在10%的致死率,其他基因型个体能正常发育生长。现有基因型为ALA的该植物自交一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ALA的基因型频率为20/39
B.子一代中AL基因频率由亲本的1/2降低为9/20
C.该植株AL和A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AL和A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该植物发生了进化
2024-05-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高考生物压轴冲刺卷(一)
10 . 萨克斯滨螺是一种海洋蜗牛,在过去10万年内逐渐由卵生进化为胎生,而其栖息地的“近亲”海洋蜗牛还是卵生,这种进化导致萨克斯滨螺可以扩散到新的栖息地。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卵生进化为胎生的过程中萨克斯滨螺种群的基因库发生了改变
B.可以通过比较萨克斯滨螺与其“近亲”的某种蛋白质来研究二者亲缘关系的远近
C.若萨克斯滨螺与其卵生的“近亲”仍能杂交产生后代,则说明二者仍为同一物种
D.由卵生进化为胎生对萨克斯滨螺种群来说既有益处也有隐患
2024-05-0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阶段测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