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1 .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B.生物的进化对于环境的改变没有影响
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2 . 自然界中桦尺蠖蛾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蛾,在灰色环境中,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灰色桦尺蠖蛾和黑色桦尺蠖蛾是两个不同物种
B.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
C.灰色桦尺蠖蛾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D.在深暗的环境中,大多数灰色的桦尺蠖蛾突变成了黑色桦尺蠖蛾
3 . DNA分析表明,白头叶猴和金头叶猴都是从黑头叶猴进化而来的,为三个不同物种。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三个物种彼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B.自然选择使黑头叶猴不同种群朝不同方向进化
C.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种群中的等位基因
D.新物种的形成体现出自然选择可提高生物多样性
4 . 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不利的
C.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自然选择使甲、乙和丙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5 . 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蜜,其身体不会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密林熊蜂不给角蒿传粉不影响角蒿的进化
C.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
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
6 . 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又逐渐回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数量回升是甲虫通过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B.使用杀虫剂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出现新的物种
C.长期使用杀虫剂,将诱导甲虫产生抗药性突变
D.使用杀虫剂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7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2016-11-26更新 | 32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2届辽宁省本溪一中、庄河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10-11高三·福建莆田·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是郁郁葱葱,这表明(     
A.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树适应寒冷的环境
B.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柳树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之间进行着种间斗争
2016-11-26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二9月期初考试生物试卷
9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
B.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定向的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同的观点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得到积累和加强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