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从4月17日起,一群由15头亚洲象所组成的象群从云南西双版纳出发“一路向北”迁徙,目前已经活动到云南玉溪市境内,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中国境内只有300头左右,只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有300头亚洲象,这些大象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象群的_____;这15头象组成的象群属于_____
(2)据生物学家研究记载,亚洲象与非洲象杂交产生的后代无法存活,属于两个物种。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两种大象形成的基本环节包含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以及_____等三个基本环节。
(3)早在两千多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曾有亚洲象分布,但随着时间推移,已经看不到亚洲象的踪迹,导致其消失的原因不可能有_____(单选)
A.某些类型的亚洲象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
B.环境导致亚洲象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亡的基因
D.人类砍伐森林的面积大规模增加
(4)我国环境保护组织与东南亚各国紧密保持联系,共同保护亚洲象,使得亚洲象近些年来的数量有所增加。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除了在物种这一层次展开外,还应该在__________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
2 . 20世纪四十年代,DDT开始被用作杀虫剂,起初效果显著。若干年后,人们发现它的杀虫效果越来越差。以下是几位同学在学习过第六章内容后,对昆虫产生抗药性的解释,合理的是(       
A.甲:在没有使用DDT前,昆虫群体中根本没有抗药性个体存在
B.乙:在没有使用DDT前,昆虫群体中有抗药性个体存在,且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
C.丙:人类使用DDT杀虫,属于对昆虫进行了人工选择
D.丁:抗药性变异对于昆虫是否属于有利变异要根据其生存环境来判断
3 . 海绵等足虫栖息在海生海绵的中央腔中,雌虫的外观都一样,雄虫的形态有大、中、小3种类型,且这3种不同形态的雄虫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雄虫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一定存在显著差异
B.大、中、小雄虫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三个种群
C.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不同雄虫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D.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
2022-08-18更新 | 277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13-14高二上·福建泉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4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2022-08-09更新 | 70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1年7月份 辽宁省 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环丙沙星,利福平,红霉素等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的抗菌机制如表所示。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抗菌药物抗菌机制
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

1.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空间结构是(       
A.规则的单链结构B.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不规则的双链结构D.三叶草叶形结构
2.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的复制。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复制特点为边解旋边复制B.复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利福平能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RNA聚合酶参与的过程是(       
A.复制B.转录C.翻译D.逆转录
4.根据表中抗菌机制推测红霉素阻断的过程是(       
A.复制B.转录C.翻译D.逆转录
5.细菌的肽链延伸过程中的模板是(       
A.DNAB.mRNAC.tRNAD.rRNA
6.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的耐药率升高,导致治疗效果下降。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的耐药性是抗生素定向选择的结果
B.滥用利福平使细菌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C.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的耐药基因频率增加
D.生活中要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
2022-07-2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7月份 辽宁省 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6 . 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因)与环境(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列关于适应及其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应具有普遍性B.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适应具有相对性D.所有变异都能适应环境
7 . 为满足对鸡蛋的需求,人们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了产蛋量高的蛋鸡,蛋鸡与原种群个体仍可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生产实践中发现冬季延长光照时间能增加鸡的产蛋量,养鸡场采用晚上补充光照的方法来提高产蛋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工选择淘汰产蛋量低的个体可引起鸡种群的进化
B.延长光照时间会导致与产蛋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
C.人工选育的蛋鸡是与原种不同的新物种
D.人工选择的方向可决定鸡进化的方向
8 . 下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仍然是同一个物种,则甲和乙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差别
B.据图可知,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若甲和乙仍然以丙为食物,则甲和乙之间不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D.若甲和乙所处环境条件区别较大,则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9 . 万年野生稻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栽培稻与杂交稻的杂交后代不可育,说明它们属于两个物种
B.万年野生稻的进化与其他生物和所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
C.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D.研究万年野生稻是否进化的标志是其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改变
10 . 以下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不一定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生物进化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再发生生殖隔离
D.基因频率变化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不受环境的影响
2021-07-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