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为合理开发及科学管理渔业资源,研究人员对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进行调查,调查地点如下图,部分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种类

栖息水层

出现时间

相对数量

斑鱵

中上层

夏,秋,冬

10

吉达副叶鲹

中上层

108

大黄鱼

中下层

夏,秋

173

线尾锥齿鲷

底层

春,夏,秋

1275

铅点东方鲀

底层

春,夏,秋

314

(1)研究人员分别在w1-w5五个地点放网捕鱼并统计各种鱼类的数量,该调查方法属于______法。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的优势种是______
(2)不同的鱼类分布在不同的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结构。不同的鱼类出现时间存在差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性。
(3)线尾锥齿鲷和铅点东方鲀生态位是否完全一样?请说明原因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由于人类的活动,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减少。要恢复该区域的鱼类资源,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2 . 为研究福寿螺对沉水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

(1)福寿螺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
(2)实验研究__对苦草、狐尾藻、黑藻组成的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分析图1,随着福寿螺密度增加,__的生物量显著降低.高密度福寿螺组比中密度组黑藻生物量下降原因包括__,福寿螺对沉水植物的选择性牧食使此群落中__成为优势种.图2表示狐尾藻各器官干重,据图分析,福寿螺更喜食狐尾藻的器官为__
(4)福寿螺作为“成功”的入侵物种,导致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_
2019-10-0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有关生态学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B.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C.生物富集作用——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D.生态系统稳定性——“三北”防护林建设
2016-11-26更新 | 9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理综生物卷
13-14高二上·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4 .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草同化的能量d=_____________
(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图中还应补充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降低。
2013-12-31更新 | 1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