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植被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胶州湾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坡地生态系统中耐盐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应该种植在图中__________带,相对耐干旱植物如柽柳、樟毛等,应该种植在__________带,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2)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方框内表示该水域的能量流动简图, 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4)目前生态护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请列举生态护坡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3条)。
2023-04-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章 生态系统的保护 A卷 基础夯实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 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 . 近年来,我国通过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方法植树种草,使得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将沙漠变为绿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种植能体现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B.沙漠变绿洲后,其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处于稳态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及物种组成保持相对稳定
D.为了维持绿洲的生态平衡,应禁止对植被的砍伐
3 . 生态入侵已经成为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球濒危植物中,有35%-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下列有关生态入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入侵生物都个体巨大或非常凶猛
B.当地环境非常适宜入侵生物的繁殖
C.当地环境中缺乏抑制入侵生物的物种
D.加强海关检查可以减少生态入侵现象
4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B.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C.反馈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则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富营养化水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单细胞绿藻和蓝细菌含量高。用人工模拟自然条件的方法,选取三种水生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污水进行净化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含量可反映水中绿藻和蓝细菌含量
B.三种水生植物均可降低水体叶绿素a浓度
C.水生植物对绿藻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其在营养和光能利用上的竞争优势
D.水生植物主要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有机物使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下降
2022·江苏南通·二模
名校
6 . 为了对重金属镉(Cd)污染的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选择水芹菜、灯芯草和水葫芦三种湿地植物设置了4种配植方式:A.水芹菜3株+水葫芦3株;B.水芹菜3株+灯芯草3丛;C.水葫芦3株+灯芯草3丛;D.水芹菜2株+水葫芦2株+灯芯草2丛。利用水培法模拟被镉污染的人工湿地,检测植物配植对模拟人工湿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_,其可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镉等有害物质,既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又能防止环境污染。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
(2)据图1可知,4种配植方式中,第3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组,到第7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组,由此可说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_____________会促进系统对Cd的去除。
(3)从图2的A组、B组、C组结果比较可知,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是_____________。综合图1、2结果可知,实验结束时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含量与Cd的去除率呈_____________
(4)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程。这种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的结果。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有助于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这是因为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提高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周围分解_____________,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增多,植物生长更加旺盛,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2022-04-16更新 | 1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题
7 . 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抵抗性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和),图中两条虚线ab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y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x。TS表示曲线与正常之间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依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干扰,y值越大,表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小
B.x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C.在一定干扰范围内,TS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的y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同
8 . 生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能保持稳定,即使受到一定程度的外来干扰,也能通过反馈调节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下列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保持稳态的基础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在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能体现群落的负反馈调节
9 . 2020年6 月份,外媒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北极圈附近最高温度已经达到了38 ℃,打破了北极圈内最高温度记录。该高温导致冰雪融化,绿色植物繁殖,出现了瘦骨嶙峋的北极熊在草丛中寻找食物的情景,冰盖面积缩小,鱼类和磷虾的繁殖也因洋流温度变化而受到干扰。研究表明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都跟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极圈附近最高温度已经达到了38 ℃可能与大气中 CO2的浓度有关
B.北极圈附近绿色植物繁殖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北极圈绿色植物繁殖可增加生产者的数量,可以提高地球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鱼类和磷虾的繁殖受到干扰可能降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0 . 无瓣海桑与芦苇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都具有净化作用,但净化效果有差异。科研人员在热带某地区设置3个水质监测实验点:样地1是未经植物净化的水体,样地2、3分别是流经芦苇湿地和无瓣海桑湿地的水体,按不同季节连续采样,对水样的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总氮(TN)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瓣海桑与芦苇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组成成分) ,是净化水体的主能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净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2)据图1推测,__________(季节)的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据图2可知,夏季水体中总N含量较低,一方面由于雨季使水流量增大以及土壤的吸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由于夏季植物_________________,对N的需求量增加,用于合成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
(4)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湿地系统对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且________(季节)净化效率更显著。
(5)在城市建立湿地景观公园对环境污染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方案时提高其净化能力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12更新 | 9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