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塞罕坝曾经是水草丰美之地,是清帝木兰秋狝的中心围场。清代同治年间开围放垦以后,千里松林逐渐被砍伐殆尽,原本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1962年,一支几百人的造林队伍开始进驻塞罕坝的荒漠,55年来,几代林场人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把塞罕坝改造成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不仅适合居住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印证了习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塞罕坝从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说明人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
(2)塞罕坝现在每年接待游客几百万人,那里水草丰沛、森林茂密、景色怡人,使游客流连忘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3)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适当的投入_________
(4)在改造建立人工林的过程中,如果树种过于单一,就容易引发病虫害,试分析原因_____
2018-06-19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
2 .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如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10更新 | 8103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某河流坐落于山间,初步调查有多达200多种物种生活在河流中。下图为此河中部分生物形成 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当地环境优美,大量游客开始纷至沓来,乱扔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结果造成3年后河流水体污浊、污染严重,仅一些生活力较强的生物(如图中生物)还能生存,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__________。若虾更适合生活在水质较好的环境中,则此时其K值相比3年前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同时,青鱼会大量捕食田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某植物原来呈现鲜绿色的叶片在污染后普遍呈现灰绿色,这一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此植物种群进化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相关部门对河流改造后不仅能蓄洪防旱,还兼有旅游观光的功能,以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2018-05-1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九)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4 . 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1)和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2),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银鱼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图2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甲→乙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4)该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__保护。
5 .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人工湿地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B.该湿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湿地微生物可以促进物质循环D.人工湿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6 . 甘肃迭部县的扎尕那山是“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山势奇峻、景色优美。2017年11月,扎尕那的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该系统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三者之间的循环复合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汉地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农业文化。回答下列问题:
(1)从扎尕那山的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落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结构。
(2)扎尕那山的原始森林中生物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稳定性。生活在此的生物的种类和数目基本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的基础是___________
(3)当每年4、5月,扎尕那山上的牧草开始返青时,散养的牲畜便开始去草地采食,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
(4)生活在扎尕那的藏族居民即是牧民又是农民,在耕种期间,他们会在田间铲除杂草,这种行为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有利于___________
(5)扎尕那山的浅山处,茂密的树林、错落有致的草地与农田,还有红白相间的藏族民居、寺院,共同构成绝美的景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7 . 若将某原始森林开辟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C.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D.对森林进行适度的简单隔离,以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和影响
8 . 下表为养鱼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处理水稻产量(kg/hm2土壤有机质(%)
稻田养鱼40232.72
对照34742.56

A.引入稻田中的鱼同样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B.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
C.稻田养鱼使水稻更多的从土壤中吸收鱼粪中的有机质
D.稻田养鱼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
9 . 稻田养鸭可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减少化肥、农药的公害,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在稻田里发挥鸭子的“解毒禽”、“杀虫禽”、“除草禽”的作用,实现了稻鸭双丰收。

(1)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_(填字母),D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2)在稻田里发挥鸭子的“解毒禽”、“杀虫禽”、“除草禽”的作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a),则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J/(cm2·a)。
(4)通过鸭控制农田中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法。
(5)与传统农田只进行水稻种植相比,稻田养鸭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增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______________越强。
10 . 下列关于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体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
C.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沟通,对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沟通效果不明显
D.制作的小生态缸必须是透明且密封的,并给予适当的光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