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人为因素会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态
B.人为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C.人类活动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
D.人为增加生态系统内物种的数目不一定有利于增强其稳定性
2 . 下列关于某池塘内相关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草履虫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芦苇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池塘内所有动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而所有藻类构成了种群
D.池塘内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3 . 杭州市河道“人工生物浮岛”项目,是五水共治生态修复的一项重要举措。生物浮岛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下列有关生物浮岛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浮岛上的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N、P元素
B.生物浮岛能抑制浮游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
C.生物浮岛项目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环境
D.生物浮岛上的动植物构成生态系统
2021-10-11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分别代表分解者和生产者
B.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该湿地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D.丙用于自身呼吸作用的能量不属于丙同化的能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万佛湖位于安徽省舒城县,为国家5A级景区,是集灌溉、防洪、旅游、养殖等多种功能的大型水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度开发、游客数量的日益增加,可能会破坏万佛湖原来的生态系统
B.适量的养殖鲢鱼可改善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C.万佛湖中的所有的鱼类构成了一个种群
D.万佛湖中的水也参与了生命系统的组成
2021-02-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生物试题
6 . 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某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湿地植物,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__________,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
(2)挺水植物能通过____________抑制水中藻类的繁殖,挺水植物如香蒲、美人蕉等还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3)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能消除污染、净化水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若某化工厂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部分浮游动物死亡,会进一步加重污染,进而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4)好氧性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和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这样既有利于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还有利于_____________
7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适当放牧,由于动物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不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8 . 某湖泊由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科研人员利用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工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少量污水排放到湖泊,一段时间后污水被净化,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
排放少量生活污水后水体并未出现富营养化,而大量排放则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后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这时人工引入植物浮床及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它们通过与浮游藻类竞争________________,可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质。
(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湖泊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以及上层浮游藻类在湖泊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现象。
(3)科研人员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该湖泊不同处理区域进行实验,并检测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结果说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绿色的一种生态现象。某大型水库近年来常常爆发大规模水华,为探究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调查并分析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部分环境因素,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营养结构角度分析,人工大量捕捞银鱼更容易导致水华的爆发
B.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图中的“抑制”是通过捕食关系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部分环境因素来实现的
C.水华发生时,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是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夜间呼吸作用增强,消耗了大量溶氧
D.水华发生时,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是水体生物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进一步消耗了溶氧
10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长江生态系统保护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长期投放较多的鱼类饵料B.严格监控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C.在一定时期进行增殖放流D.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禁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