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感染性肺水肿的病理过程中,会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淋巴循环障碍等症状。如图为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关于感染性肺水肿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肺组织中绝大多数细胞可与A进行物质交换
B.血液流经肺组织,动脉端O2含量比静脉端高
C.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肺组织水肿
D.肺静脉闭塞症或肺静脉狭窄、输液过量均可能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大
2 . 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尿量___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016-12-12更新 | 6535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选考)试题
3 .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如图所示为细胞1、2、3和其生活的液体环境X、Y、Z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X、Z相比,Y中蛋白质的含量更多
B.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X
C.细胞1、2、3的渗透压约为770kPa
D.细胞2中的氧气进入细胞3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膜
2022-06-02更新 | 7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5月模拟考试(二)生物试题
4 .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内环境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中的Na+、K+含量均高于细胞内液
B.长期卧床的病人,可能会因为①中蛋白质含量减少而引起组织水肿
C.碱性物质可与①中的H2CO3反应,使①中pH稳定在7.35~7.45
D.②中的氨基酸进入胃腺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了5层磷脂双分子层
5 . 下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的模式图。A端表示流入器官的血液,B端表示流出器官的血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A端为肺动脉,B端为肺静脉,则B端血液中的CO2浓度低于A端
B.若该器官是胰腺,则饥饿状态下B端血液中的血糖含量高于A端
C.若该器官是肾脏,则B端血液中的尿素浓度低于A端
D.若该器官是小肠,则餐后半小时B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高于A端
6 . 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
(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___________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①水、无机盐、纤维蛋白原(成纤维蛋白促进止血)②血红蛋白、钾离子通道蛋白、胃蛋白酶③葡萄糖、CO2、胰岛素受体④尿素、肌酐⑤食物中的淀粉消化为麦芽糖⑥丙酮酸和水反应生产CO2和[H]⑦乳酸与NaHCO3反应
(4)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经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____,再以__________运输方式进入肝细胞被解毒;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
7 . 组织液中因含大量的胶原纤维和透明质酸而呈凝胶状,不能自由流动,但不影响其中的水和各种溶质分子的扩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站立时,身体下部的组织液含量明显增多
B.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大小会影响组织液的成分和含量
C.组织液因不含蛋白质而渗透压略低于血浆
D.免疫细胞不能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8 .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c表示_____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还必须在_____的调节机制下进行。
(2)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_____系统运输到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呈_____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缓冲物质主要有_____等。
(3)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经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再以_____运输方式进入肝细胞被解毒。
9 . 下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c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人体的体液,内含水、离子和其他化合物
B.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a
C.红细胞中的O2要进入骨骼肌细胞中参与有机物氧化分解,至少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
D.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人体组织中蛋白质大量分解,使c处渗透压上升
10 . 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细胞外液和甲、乙、丙、丁4大系统的参与,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循环系统,①②③中所含物质种类和含量并不完全相同
B.乙是消化系统,相对于①③,②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丙是呼吸系统,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导致②的pH明显降低
D.丁是泌尿系统,能排出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