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33 道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1 . 体内细胞可以直接与__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2022-10-20更新 | 6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分层训练)
2 .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正常人体内血浆pH仍能维持在7.35~7.45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3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因此内环境稳态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B.当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kPa,pH维持在7.35~7.45、温度维持在37℃时即可认为内环境处于稳态
C.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细胞外液中
D.组织细胞从环境中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不仅需要内环境,还需要各器官、系统的配合
4 . 下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③为肝细胞,则其所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③⑤
B.若③为脑细胞,则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
C.若③为胰岛B细胞,则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D.若③为心肌细胞,则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5 . 下图为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中的O2在肝细胞中被利用至少需要跨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B.A与B在组成成分上最大的差异是A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C.在饥饿条件下,肝脏周围葡萄糖浓度A>B
D.内环境中如HCO3-/H2CO3等缓冲对的存在,使得其pH能保持稳定不变
6 . 淋巴水肿是由于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液体在组织液异常增多的现象。最近科学家在研究淋巴水肿的病因时发现,淋巴管内可以产生红细胞和白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淋巴管中存在大量淋巴细胞,是参与免疫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B.淋巴管壁细胞只能通过淋巴液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物质交换
C.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D.该发现可推测了淋巴管内可能存在与造血干细胞相同功能的细胞
7 .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Na+进入心肌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心肌细胞
B.若B中主要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会导致尿素氮升高,出现尿毒症
C.CO2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产物,不参与内环境的稳态
D.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①和③
8 . 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②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 Na+
③内环境占体液的 2/3,细胞内液占体液的 1/3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⑤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就是内环境的稳态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9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只要处于稳态,身体就不会患病
B.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内环境就达到稳态
C.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 .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花粉过敏时B的含量将会增多
B.某人一次摄入较多的食醋,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A中含有缓冲物质
C.在A、B、C三种液体中,A中CO2浓度最高
D.E表示消化系统
2022-04-01更新 | 46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