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细胞和人体生存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生存的环境主要是图中的内环境
B.人体有多个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不经过内环境就进入人体的各种细胞
2 . 下列有关物质在生物体内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体内不存在O2从细胞扩散到内环境的过程
B.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胞吐,且消耗能量
C.动物体细胞只能吸收葡萄糖,不能释放葡萄糖
D.核膜上的核孔控制物质进出时,具有选择性
2022-09-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学试题(选修)
3 . 如图为人体甲细胞与三种细胞外液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中箭头代表物质交换方向,甲细胞可表示肝细胞和肌细胞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也可表示红细胞,其直接与细胞外液乙进行物质交换
B.肝细胞、乙、丙三部位的O2浓度大小关系为丙>乙>肝细胞
C.与乙和丁相比,丙在成分上的最主要差别是蛋白质含量较多
D.缺氧条件下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导致乙、丙、丁的pH明显下降
2023-02-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外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2022-03-2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B.与组织液和淋巴液相比较,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2023-04-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内环境与稳态能力提升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感染性肺水肿的病理过程中,会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淋巴循环障碍等症状。如图为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关于感染性肺水肿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B与C中均存在淋巴细胞
B.血液流经肺组织,动脉端O2含量比静脉端高
C.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A增加
D.肺静脉闭塞症或肺静脉狭窄、输液过量均可能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大
7 .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它们属于人体内环境
B.人体剧烈运动后,①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弱酸性
C.①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当毛细淋巴管堵塞时,③中的液体可能会增多
8 . 如图是人体四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B.甲与丙之间不会发生直接的物质交换
C.正常情况下,四种液体中乙的氧气含量最高
D.丁中含有多种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09-2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某些原因引起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导致全身性水肿
C.组织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会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D.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是通过内环境来完成的
2023-04-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机体的内环境 能力提升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10 .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可能发生的生化反应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2021-08-07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1.1 细胞生活的环境-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