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2010·河南郑州·一模
1 . 无论春夏秋冬,风雨变幻,它却总是轻波微澜。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如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如果图示为脑组织,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O2较少
B.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
C.如果图示为肝组织,则饥饿时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CO2较多
D.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O2较多
2 . 图1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体液,ABCD表示相关系统,abcd表示相关物质,图2为胰岛组织示意图。
          
(1)①②③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是____________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①②③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HCO3-、HPO42-等物质有关。
(2)请写出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字母加箭头表示)
(3)图2中饱食后乙处胰岛素含量相对甲处_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O2含量相对甲处_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肺水肿是指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大量组织液集聚,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烧、大汗淋漓等,并出现低氧血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
A.患者呼吸困难导致体内CO2浓度升高
B.呼吸运动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
C.大汗淋漓能够增加散热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高烧症状
D.肺内组织液能进入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5)下丘脑为体温调节中枢,若其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发热家兔+生理盐水

发热

发热家兔+A溶液

退热

发热家兔+M溶液

退热

____________

发热

②分析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③分析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3 . 下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交换和相关液体分布的示意图,其中a、b、c、d、e、f是相关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体液。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A中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一次性摄入了较多碱性食物后血浆pH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是因为血浆中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
(3)一般情况下,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时,相关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两者成分上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
(5)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 .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人体的不同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细胞外液。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液、血浆和组织液
B.Ⅲ可表示呼吸系统,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浆中的CO2进入外界空气,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C.若病原体从Ⅱ入侵引起严重腹泻后,不能只补充水分,也要补充盐分
D.Ⅳ是泌尿系统,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等都经过重吸收后,再由该系统排出体外
5 . 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组织液,其含量约占体液总量的2/3
B.系统A、系统B分别表示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D.葡萄糖依次经过消化系统→A→③进入组织细胞
6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含量无关
B.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均可以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C.依靠体内的缓冲对H2CO3与H2PO4就能维持机体pH相对稳定
D.严重腹泻、呕吐时,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7 . 盐碱地种植水稻是一项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利措施。水稻是一种盐敏感型作物,盐碱胁迫会抑制水稻的生长。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程度盐碱胁迫下水稻抽穗期光合生理的响应,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叶绿素含量(mg/g)

净光合速率[μmol/(m2·s)]

气孔导度[μmol/(m2·s)]

胞间CO2浓度(μL/L)

叶绿素a

叶绿素b

对照

2.52

0.24

36.11

1495.16

303.55

轻度

2.38

0.21

26.49

1242.28

307.40

中度

1.80

0.15

24.00

1069.34

310.98

重度

1.48

0.12

18.94

1025.03

317.62

请分析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时,可用__________提取光合色素后,在__________光照射下测定吸光率,然后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不同程度的盐碱胁迫都使水稻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盐碱胁迫使水稻中的Mg含量下降,导致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能的__________。经显微观察发现,盐碱胁迫会使叶绿体基粒形态膨胀弯曲等,该结构变化使光反应产物__________减少,直接影响碳反应中的__________过程。
(3)重度盐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降低,引起它下降的因素为___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理由是__________。盐碱胁迫条件下,叶片等部位合成的__________含量上升,该激素可能诱导气孔关闭。
(4)培育耐盐碱水稻需研究植物适应高盐环境的生理特性。下列哪几项属于水稻对高盐环境适应的特性?__________。
A.细胞膜上离子转运蛋白减少
B.能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无机盐离子至液泡中
C.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水解为可溶性小分子物质
D.细胞内产生一类具有调节渗透作用的蛋白质
8 . 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除了依靠上述内环境自身成分的作用外,还需要D、E等系统参与
B.“探究生物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在血浆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并测定pH,达到一定量时,测出的pH突然显著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滴加的HCl量没有控制好
C.C处物质交换单向运输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人体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Na+和Cl-的颗粒数,因此针对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组织水肿可通过静脉注射NaCl溶液进行治疗
9 .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运行,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如图表示人体各体液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I、II、III、IV表示参与调节的系统,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II表示消化系统,IV为循环系统
B.氧气从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I和IV系统协助完成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丙丁
D.乙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10 .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其中a、b表示生理过程, I、 II 代表系统或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 将导致②渗透压降低, ①含量增多
B. 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产物, 其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C.图中 I 可能代表皮肤, 可以表示重吸收的过程
D.组织细胞只通过①②③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