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1 . 巨噬细胞可直接吞噬肿瘤细胞或在吞噬后通过活化T细胞清除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常通过高表达 CD47,与巨噬细胞表面的SIRPα结合,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已知CD47在红细胞中大量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直接吞噬肿瘤细胞不具有特异性
B.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呈递抗原活化T细胞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CD47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D.分子靶向药抗CD47抗体的使用可能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与记忆性包括三个事件:①淋巴细胞对“非已”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分裂产生数量巨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不仅参与事件①,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发挥作用
B.事件①中,“非已”的分子标志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病原微生物或细胞上
C.事件②中,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与辅助性T细胞有关
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均可杀灭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2024-06-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3 . 2024年上半年某城市支原体肺炎大爆发,支原体肺炎指的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肺部急性炎症,支原体属于胞内寄生原核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炎症反应属于免疫第二道防线
B.炎症反应发生时,白细胞数量会明显上升
C.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能裂解靶细胞的T淋巴细胞主要在胸腺中增殖分化产生
2024-06-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4年5月份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肿瘤疫苗是新型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将肿瘤抗原导入人体内,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PD-1与PD-L1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蛋白。sPD-1是PD-1的可溶形式,能够被分泌至胞外。科研人员利用衰老肿瘤细胞研制了肿瘤疫苗(STCV),对STCV进行基因改造后,使其高剂量表达与PD-L1结合的sPD-1.为探讨sPD-1对肿瘤疫苗抗乳腺癌作用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①给小鼠接种小鼠乳腺癌细胞后,随机分为三组;②分别给予STCV、高表达sPD-1的STCV、磷酸缓冲液处理;③记录统计无瘤小鼠的比例,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缓冲液处理组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
B.肿瘤相关蛋白或多糖可做为抗原导入人体内
C.sPD-1可阻断PD-1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
D.STCV比高表达sPD-1的STCV能更有效地杀死乳腺癌细胞
2024-06-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5 . 人体癌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含有大量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引发T细胞大量凋亡,促成“免疫逃逸”,针对该发现,研究人员开发了治疗癌症的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设计结合PD-L1的单克隆抗体来抑制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B.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需要用多种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多种B淋巴细胞
C.癌细胞通过与PD-1的识别引发细胞免疫促使T细胞凋亡
D.PD-1的抗体会减弱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
2024-06-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6 . 2024年4月2日,杭州疾控官方微信发文提醒:“最近百日咳多发,如果孩子咳嗽厉害,出现典型的痉挛性咳嗽,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增高,一定要对百日咳加强警惕。”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呼吸道飞沫传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百日咳患者出现低热,有利于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作用
B.B淋巴细胞在骨髓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使白细胞数量增多
C.百日咳杆菌入侵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抵抗炎症
D.及时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降低儿童百日咳发病率或减轻发病症状
2024-06-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最后一卷)生物试卷
10-11高二下·浙江温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7 . 在特异性免疫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②⑤⑥
2019-01-30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8 . 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存在多种亚型,可通过注射不同的甲流疫苗进行预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感染甲流病毒的患者可通过注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B.感染甲流病毒痊愈后的人一定不会因为再次感染同种病毒而患病
C.绝大多数甲流病毒会被鼻腔中的黏膜阻挡,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D.甲流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会引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024-06-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症状是机体局部会出现不受控制的震颤。图甲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示意图:脑内纹状体通过抑制黑质影响神经元a释放多巴胺,而黑质也可以通过抑制纹状体而影响神经元b释放乙酰胆碱,以上两种途径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表示抑制);图乙是患者服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神经元b释放的乙酰胆碱是一种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神经元a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其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为_________,产生的多巴胺能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原因是_________。神经元a释放的多巴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
(2)图乙中,从神经递质的角度分析,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此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脊髓运动神经元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以利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3)某科研小组发现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并据此开展了实验探究。
①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后者主要通过_________分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②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注射MPTP可导致_________,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_________。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变化幅度_________,据此推测_________

(4)综合上述分析,帕金森病与_________调节异常有关。
2024-06-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10-11高三·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10 .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MHC复合体仅分布于处理过病原体的巨噬细胞的膜表面
B.B淋巴细胞只要在接受了相应抗原的刺激后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C.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识别不同的抗原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不同有关
D.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MHC复合体,成熟B淋巴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
2016-11-26更新 | 8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