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6 道试题
1 .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其作用机制见图1( CLUT-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人体内还存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G基因表达的G蛋白是一种催化肝脏细胞中前体物质合成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酶。

(1)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直接受____(至少写出两种)信号分子的调控。
(2)据图1分析,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可能原因有____
a.含GLUT-4的囊泡移动受阻             b.GLUT-4基因表达不足
c.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                       d.信号传导过程受阻
(3)疟疾是疟原虫感染引发的传染病,可能诱发严重低血糖。疟原虫感染人体会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素。研究者研究了血红素与肝脏细胞中G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如图。试分析疟原虫感染诱发严重低血糖的原因____
   
(4)一些情况下,人体内____T细胞会被过度激活,特异性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裂解死亡,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若某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正常,但仍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从细胞间信息传递角度分析,该患者的致病机理可能是____
2 . T细胞主要包括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中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1-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Mc1-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能间接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共同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Mc1-1蛋白的活性可能被激活
D.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2024-0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义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首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3 . 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手段或化学手段杀灭病原体的方式制得。如图为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其对机体的免疫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为主动免疫
B.抗原-MHC复合体可被细胞A、B、C、D、E识别
C.细胞A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特异性识别入侵的病原体,细胞B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一种抗体只能识别一种抗原,所以一种浆细胞只能特异性识别一种抗原
2024-01-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1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是___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_,该物质可以促进细胞③____________增殖分化为④_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___
(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正常情况下,乙酰胆碱在人体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它酶系破坏。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乙⑥处时,乙酰胆碱释放,并与位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形成一个小电位。当电位达到一定_____________时,可在突触后神经细胞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4)人被α-银环蛇咬伤后,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宁波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10-11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5 . 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维持的。图甲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乙是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用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做成的实验装置(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是_______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①和②中的_______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2)到目前为止,HIV(艾滋病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已经有20年历史了,虽然科学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有科学家称,疫苗研制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从HIV的遗传[物质分析,HIV疫苗难以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可以在图乙中的哪些 点__________给以适宜的刺激,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
2016-11-26更新 | 6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第一学期浙江省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生物试题
2010·浙江宁波·三模
6 .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缺陷的小鼠体内仍保留部分的体液免疫
B.免疫接种中,注射抗体引起机体产生被动免疫
C.B细胞缺陷,小鼠无法合成抗体,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D.效应T细胞可以使癌变的细胞裂解
2016-11-18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镇海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10-11高三·浙江绍兴·期中
7 . 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做的一系列研究,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在此过程中,饲养层的作用是________,加入抗生素是为了_________,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的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______
(3)过程Ⅲ中将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重组DNA分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用X 射线照射去除______(填器官名称)的小鼠,获得免疫缺陷小鼠,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问题。
2019-01-30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8 . 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组别注射试剂
G1生理盐水(灭菌)
G2大肠杆菌菌液
G3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G1017%83%
G250%33%17%
G383%17%0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_________,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_________(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_________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本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
(2)实验二: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测定实验一处理n 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IFN-γ mRNA相对含量IL-4 mRNA相对含量
G11.4900.887
G20.7051.741
G30.6302.039

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细胞,减弱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细胞。
(3)综合该系列实验的结果推测,细菌感染通过改变肝移植大鼠的_________,导致其此类大鼠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_________。此项研究为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2016-11-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9 . Ⅰ型糖尿病可能由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它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表达异常的HLA-D抗原,引起T淋巴细胞被激活,最终攻击并杀死胰岛B细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不需巨噬细胞参与
B.Ⅰ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
C.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Ⅰ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2019-01-3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杭州地区高三下学期期中七校联考生物试卷
10 .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HIV不具有独立新陈代谢能力有关
B.T细胞与红细胞的原始细胞都在骨髓中形成
C.CD4由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因此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2019-01-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余姚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