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53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是迄今为止侵染能力最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能被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侵染的人体细胞都具有一个共性,即细胞膜上有一种跨膜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新冠病毒能利用其表面的S蛋白识别靶细胞上的ACE2蛋白,然后侵入这些细胞。为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科研人员研制了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灭活疫苗,该疫苗需注射两剂。
1.下列有关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及其宿主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奥密克戎”侵染能力强,但不能在添加血浆的培养基上增殖
B.高温能使S蛋白失活,该蛋白失活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C.ACE2基因是能被“奥密克戎”侵染的众多细胞所特有的基因
D.被“奥密克戎”侵染的细胞能产生γ干扰素,作用于白细胞
2.通过注射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灭活疫苗可获得对“奥密克戎”的免疫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接种“奥密克戎”灭活疫苗获得免疫力的免疫方式称为主动免疫
B.两次接种“奥密克戎”灭活疫苗的目的是使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C.注射第二针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浆细胞并不都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D.浆细胞表面的“奥密克戎”受体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奥密克戎”受体结构不同
2022-12-1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2 . 新冠病毒在侵染人体过程中被免疫系统层层阻挡和清除,但是一旦侵入体内,即引起病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正确配戴口罩可一定范围内阻止带有病毒的飞沫传播
B.皮肤对新冠病毒的阻挡没有特异性,是与生俱来的防卫功能
C.新冠病毒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并产生一定量的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可将侵入宿主细胞内的病毒释放出来但没有杀死病毒的能力
2020-11-07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吉两省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正确用药不仅能消除或减轻病症,还能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不良作用;错误的用药方法,既不能发挥全部的药效,又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请回答相关问题。
(1)溶菌酶含片可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黏膜溃疡的治疗。该药物对进入人体内环境的细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作用。人体自身的某些细胞也能产生溶菌酶,它属于免疫系统组成中的_____________,其在人的体液中与吞噬细胞共同构成保卫人体的______防线,该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吗啡是一种麻醉镇痛药,使用不当,对人体B细胞无明显影响,但会使T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导致____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减弱。长期使用极易成瘾,易患恶性肿瘤,这是由患者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受影响导致的。
(3)为探究某种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用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做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1

草药灌胃

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

2

蒸馏水灌胃

巨噬细胞数量基本不变

3

免疫增强剂A 灌胃

巨噬细胞数量增多(少于组别1)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巨噬细胞以及B细胞、树突状细胞都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____________
③结合3组实验结果,说明服用该草药的小鼠通过提高体内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强了机体的_____________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对该种细菌性乳腺炎有一定疗效。
2023-12-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反应简化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关细胞或物质。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所示细胞和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除细胞①外,细胞②~⑧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细胞①~⑧都是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C.细胞③表面有⑨的受体,接受⑨的信号即被致敏
D.细胞⑧表面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受体和MHC
2.关于图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⑧可分泌穿孔素使被感染的细胞凋亡
B.寨卡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的⑩可能不止一种
C.⑩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可直接消灭细胞中的病原体
D.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细胞④、⑦能快速地增殖分化
5 . 正确用药不仅能消除或减轻病症,还能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不良作用;错误的用药方法,既不能发挥全部的药效,又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请回答相关问题:
(1)溶菌酶含片可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黏膜溃疡的治疗。该药物对进入人体细胞内的细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作用。人体自身的某些细胞也能产生溶菌酶,它属于免疫系统组成中的__________
(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这些药物可以使T淋巴细胞的增殖_________(增强/受阻),使接受治疗的病人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所以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
(3)左甲状腺素钠是一种适用于甲状腺激素缺乏的替代治疗药物,则该药物摄入过量,则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___________
2019-07-08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7月,欧洲爆发大规模猴痘疫情,该疫情由猴痘病毒引起,它是一种包膜的DNA病毒且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入侵人体,潜伏期大约2~3周,随后会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呼吸窘迫、皮疹等症状。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接种天花疫苗可有效预防猴痘病毒的感染。
1.依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天花病毒血清能用于治疗猴痘患者
B.猴痘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可能与HIV相同
C.彻底清除猴痘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协同作用
D.接种疫苗1周后,体内检测到相应抗体,则说明疫苗起作用
2.关于猴痘患者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高热持续39℃,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患者出现皮疹并伴有脓液,说明身体正在克服感染
C.患者呼吸窘迫,可能与血浆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有关
D.患者淋巴结肿大,与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增殖分化阶段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中有关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7 . 肿瘤疫苗是新型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将肿瘤抗原导入人体内,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PD-1与PD-L1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蛋白。sPD-1是PD-1的可溶形式,能够被分泌至胞外。科研人员利用衰老肿瘤细胞研制了肿瘤疫苗(STCV),对STCV进行基因改造后,使其高剂量表达与PD-L1结合的sPD-1.为探讨sPD-1对肿瘤疫苗抗乳腺癌作用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①给小鼠接种小鼠乳腺癌细胞后,随机分为三组;②分别给予STCV、高表达sPD-1的STCV、磷酸缓冲液处理;③记录统计无瘤小鼠的比例,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缓冲液处理组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
B.肿瘤相关蛋白或多糖可做为抗原导入人体内
C.sPD-1可阻断PD-1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
D.STCV比高表达sPD-1的STCV能更有效地杀死乳腺癌细胞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8 .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与记忆性包括三个事件:①淋巴细胞对“非已”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分裂产生数量巨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不仅参与事件①,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发挥作用
B.事件①中,“非已”的分子标志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病原微生物或细胞上
C.事件②中,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与辅助性T细胞有关
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均可杀灭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9 . MHC包括MHCⅠ类分子和MHCⅡ类分子,MHCⅠ类分子的主要作用是与胞内蛋白、核蛋白和病毒蛋白形成抗原-MHCⅠ类复合体,并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诱发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MHC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主要作用是以抗原-MHCⅡ类复合体的形式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HC分子在胚胎发育中产生,在所有的身体细胞上都存在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呈递的是抗原-MHCⅡ类复合体
C.细胞毒性T细胞会攻击自身带有抗原-MHCⅡ类复合体的靶细胞
D.癌细胞表面嵌有抗原-MHCⅠ类复合体,因而可以被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章 免疫调节【单元测试 · 提升卷】-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0 . 下列关于分子标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膜表面起分子标签作用的物质是蛋白质
B.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表面的分子标签与人体细胞的不同
C.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识别病原体表面的分子标签
D.人体白细胞不能识别自身细胞的分子标签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章 免疫调节【单元测试 · 提升卷】-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