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0 道试题
1 . 新冠病毒对小鼠的感染率极低。为了建立新冠肺炎模型小鼠,研究人员将人的ACF2基因转入小鼠体内,再用病毒感染小鼠,结果小鼠的感染率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感染后的老年小鼠比感染后的年轻小鼠淋巴结中的树突状细胞(DC)少,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设:假设一:老年小鼠淋巴结中的DC增殖能力弱于年轻小鼠的。假设二:老年小鼠血浆中的DC迁移至淋巴结的能力弱于年轻小鼠的。研究者用荧光分子CFSE标记细胞DC细胞膜后,将其分别注射到年轻和老年小鼠静脉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F2基因表达的产物最可能是新冠病毒表面蛋白识别的受体
B.老年小鼠体细胞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均不同于年轻小鼠的
C.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呈递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上述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二,不支持假设一
2022-10-29更新 | 1434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10-11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2019-01-30更新 | 3632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13-2014学年广东中山一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段考生物卷
3 .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2019-01-30更新 | 4349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关于新冠病毒侵染人体后引发的机体免疫过程,合理的是(       
A.新冠病毒侵染的主要宿主细胞是分生区细胞
B.新冠病毒虽然寄生于细胞内,但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不只发生细胞免疫
C.体细胞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裂解死亡,属于体液免疫
D.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浆细胞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细胞裂解性杀伤(如图 1)和诱导细胞凋亡(如图 2)两 种途径。前者指效应 T 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蛋白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 T 细胞通过表 面的 FasL(死亡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 Fas(死亡因子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 T 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B.癌变的细胞 Fas 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较高,所以容易逃避 T 细胞攻击
C.控制合成 Fas 和 FasL 的基因一般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D.穿孔素蛋白分子与某种链球菌表面抗原非常相似,这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2021-01-13更新 | 1549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发生免疫排斥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表面的HLA不同
B.白细胞可识别“非己”的HLA发起攻击而引发免疫排斥
C.活化的B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裂解来自供体器官的细胞
D.使用T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7 . 免疫系统在胚胎期尚未成熟,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模型动物探究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原理,其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代A系鼠将对C系鼠的免疫识别能力会遗传给了其子代
B.子代A系鼠体内的辅助性T 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细胞
C.子代A系鼠不排斥C系鼠皮肤的原因是无相应的细胞毒性T细胞
D.该实验说明子代A系鼠与C 系鼠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
8 .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免疫防御能力的基础,可遗传给后代
B.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一种病原体只能激活一种B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和细胞因子两个信号的刺激
D.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从而清除外来病原体
2023-06-07更新 | 847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白细胞介素(IL-10)和干扰素(IFN-γ)能够作用于免疫细胞而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其部分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各类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B.IFN-γ的分泌会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加工
C.IFN-γ和IL-10对巨噬细胞的活化的作用呈抗衡关系
D.若抑制IL-10的产生,则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会减弱
2023-04-24更新 | 611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10 . 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的受体PD-1(程序死亡蛋白-1)结合,抑制T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一种细胞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D-L1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