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1-12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记兔12只,则该种群的数量为
A.46B.25C.12D.96
2016-11-26更新 | 912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10-11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2 . 有关样方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乔木的调查取样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的调查取样完全相同
B.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的大小不一定为1 m2
C.取样的关键是在同一样方内随机取样
D.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数目是固定的
2016-11-26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9-10高二下·江西吉安·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
A.小于92只B.大于92只C.小于161只D.大于161只
2016-11-26更新 | 853次组卷 | 4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检测生物试题
12-13高二上·甘肃天水·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4 .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兔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36B.75C.12D.300
2016-11-26更新 | 5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生物(理)试卷
5 .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B.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C.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
12-13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_____尾
A.4000B.3200C.1600D.800
7 . 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
AA50%54%58%
aa20%24%28%

A.该林区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
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发生了进化
C.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
8 .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13-14高二下·甘肃天水·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9 . 蒲公英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过程是( )  
①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②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目 ③确定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为调查对象 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⑤④B.①③②④⑤C.③①②⑤④D.①④②③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