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丰富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C.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
D.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低
2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
C.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
D.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
3 . 下列与种群有关的叙述_,正确的是
A.在草原上播撒优质牧草的种子,有利于提高牛、羊的环境容纳量
B.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害虫,可破坏害虫种群的年龄组成从而降低出生率
C.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鱼类的丰富度
D.调查农田中的某种田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4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生态缸应放在直射光照下,以保证有足够的能量来源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的特点。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再轻轻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
D.“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该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可为该地该植物的种群密度
5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预期效果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鼠妇类群丰富度时,必须使用显微镜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有助于农林害虫的检测与预报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使用固体培养基来培养酵母菌
D.如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
6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试验中,可将龙胆紫溶于醋酸溶液中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B.检验酵母菌培养液中是否有酒精产生的方法是直接向其中加入重铬酸钾溶液
C.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四分体
D.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
2017-05-20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7 . 如图为某岛屿上环颈雉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统计环颈雉的数量可用样方法
B.图中5年内环颈雉种群数量曲线出现弯折是绘制失误造成的
C.5年后环颈雉种群的增长倍数仍会保持不变
D.由于种内斗争加剧个体数量最终将趋于稳定
2016-12-13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8 . 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的密度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记物的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9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不能辨别视野中哪条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
B.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
C.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的方法是直接向培养液中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D.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四分体
2017-03-09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
10 .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2016-11-26更新 | 166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新乡市一中高三上8.21周考生物2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