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说法错误的是(       
A.某种成年鱼生活在池塘底层,可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该种鱼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B.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C.用样方法调查估算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而且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D.从理论上讲,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估算种群密度时,第二次捕捉时动物躲避捕捉的能力增强,所以调查的种群数量比实际数量要偏大
2020-10-1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不同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所取样方面积可能不相同
B.调查玉米、跳蝻的密度时采用样方法
C.调查哺乳类、鸟类等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可选用标志重捕法
D.调查池塘中的鲤鱼等动物的丰富度时要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2022-02-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表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图表示珠峰不同高度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珠峰高山草甸草原带蒲公英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B.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随着海拔上升逐渐发生变化,影响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C.珠峰南坡的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高度的林带,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珠峰较高海拔地段新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4 . 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是蚜虫等多种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研究发现,受蚜虫危害后的植株可以释放挥发性物质来引诱瓢虫,以此帮助瓢虫定位食物。向农田中混合释放此两种瓢虫时,各瓢虫幼虫均倾向于取食异种或同种瓢虫的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农田作物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B.两种瓢虫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C.受蚜虫危害后的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D.利用人工合成的挥发性物质引诱瓢虫来防治蚜虫属于生物防治
2022-01-0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

麻雀/只

黄鹂/只

第一次捕捉

46(标记后放生)

43( 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42(其中 6只有标记物)

36(其中9只有标记物)

A.麻雀数量约为322只,黄鹂数量约为172只
B.尽管操作非常规范,调查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C.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生存
D.所有的动物都适合采用该种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6 . 黑鹳是一种大型涉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性胆小、机警,常在具有隐蔽条件的湿地及周边地区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加强湿地的科学管理可促进黑鹳种群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湿地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能降低黑鹳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增加
B.减少湿地及周边的水产养殖活动可为黑鹳提供较多的食物来源
C.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助于增加黑鹳种群数量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若只标记成鸟会导致黑鹳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
7 .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期间,种群最好没有迁入和迁出
B.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一般是前者大于后者
C.标志重捕法必须保证所标记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
D.对湖泊中某水生植物的数量进行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
8 .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
2020-11-07更新 | 725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9 .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不都是单向的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C.被标记野兔部分个体的标志物脱落,可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D.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021-02-26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福寿螺被引入我国后,因其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取食水生植物而破坏巨大。为研究福寿螺对水稻的影响,将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引种到不同的水稻田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稻田中各生物的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福寿螺属于初级消费者,与水稻和水花生为捕食关系
B.可用样方法来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
C.中密度处理小区中,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中密度处理小区中,福寿螺与各植物的竞争压力小于其他密度的小区
2020-04-07更新 | 982次组卷 | 9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