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标志重捕法是一种用于研究动物种群大小、密度和移动的调查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标记个体与未被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是该方法的前提条件
B.若标记物过分醒目,可能会增大标记个体被天敌捕食的概率导致结果失真
C.两次捕获需间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让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充分混合
D.该方法能准确识别被调查动物种群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2 .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此调查方法不适合用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2023-06-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某科技小组调查一块面积为16hm2的森林里灰喜鹊和画眉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一天捕获鸟共306只,将捕获的鸟做好标志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鸟网,捕获鸟共298只,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总鸟数灰喜鹊画眉
第一次捕捉30648(标志后放生)37(标志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29843(其中6只标志)32(其中8只标志)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志物对标志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根据统计结果估算该区域灰喜鹊大约有344只,画眉大约有148只
C.若第二次捕捉时扩大调查的范围,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D.由于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更少
4 . 某研究小组在不同季节对某封闭岛屿的社鼠种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该岛屿社鼠种群的密度时,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
B.常通过性别比例的变化预测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发展趋势
C.社鼠种群数量增加时,雌性个体数可能少于雄性个体数
D.直接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5 . 灰鹤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C.由上述调查数据无法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D.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6 . 生态小组对某湖泊的鲢鱼和鲤鱼的分布、食性和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种类

分布

食性

年龄/%

1龄

2龄

3龄

≥4龄(性成熟)

鲢鱼

水体上层

主要以浮游藻类为食

15.38

61.54

23.08

0

鲤鱼

水体下层

以有机碎屑、幼螺为食

13.53

33.53

39.41

13.53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鲢鱼是消费者,鲤鱼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B.鲢鱼和鲤鱼的分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C.鲢鱼和鲤鱼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影响二者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层现象
D.调查鲢鱼和鲤鱼的年龄结构可用样方法,二者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2023-05-20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尖计划”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徽山湖既有特有物种四鼻孔鲤鱼,更有凶猛的内食性鳜鱼,还有丰富多样的其他生物。其中绿藻、蓝细菌是四鼻孔鲤鱼和徽山湖沼虾等动物的食物,沼虾又是四鼻孔鲤鱼的食物。科研工作者经过10年的调查绘制了四鼻孔鲤鱼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已知在第7年大量的生活污水流进了徽山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四鼻孔鲤鱼的种群密度
B.四鼻孔鲤鱼在1~7年之间,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
C.P点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可能与水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D.第9年,肉食性鳜鱼的数量可能呈现图中相同的变化趋势
8 .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生态对策包括r对策和K对策两种,下表是采用两种生态对策的种群生活史的适应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r对策K对策
初次生育年龄
寿命
成熟时间
死亡率通常低
每次生殖的后代数目很多
一生中的生育次数通常一次通常几次
亲代抚养没有精心照顾
后代或卵的大小
A.大熊猫和人都是哺乳动物,都属于K对策生物
B.蝗虫属于r对策生物,调查其若虫跳蝻的密度常用样方法
C.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抵御捕食者捕食的能力更强
D.自然界中两种生态对策种群的增长曲线通常均为“S”形
2023-05-11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图1为生态浮床的构造,图2表示水体中鲫鱼的种群数量Nt与Nt+1/Nt的关系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流入到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B.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若重捕方法不当导致捕获的鱼部分死亡,则对估算结果基本没有影响
C.当Nt为b时,卿鱼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
10 . 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项目。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B.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C.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
D.可通过研究其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