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褐马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由于非法狩猎等原因,野生褐马鸡曾一度濒临灭绝。2010年,我国在陕西韩城建立了褐马鸡国家自然保护区,至今该保护区内褐马鸡的种群数量已接近1000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该保护区褐马鸡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褐马鸡种群密度时,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大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褐马鸡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褐马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应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2023-06-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澳大利亚为了养殖胭脂虫引入仙人掌,干旱的气候适合仙人掌生长,导致泛滥成灾,直到引入其天敌仙人掌蛾,才得以控制。工作者调查了某区域内仙人掌和仙人掌蛾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时间段内,气候适宜、没有天敌,仙人掌种群数量呈现类似“J”形的增长
B.用样方法调查仙人掌和仙人掌蛾幼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C.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仙人掌蛾,可改变仙人掌蛾的性别比例和种群数量
D.引入仙人掌蛾后,仙人掌蛾的种群密度直接决定了仙人掌的种群密度
2023-06-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3 . 标志重捕法是一种用于研究动物种群大小、密度和移动的调查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标记个体与未被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是该方法的前提条件
B.若标记物过分醒目,可能会增大标记个体被天敌捕食的概率导致结果失真
C.两次捕获需间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让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充分混合
D.该方法能准确识别被调查动物种群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4 . 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2023-06-11更新 | 9145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某科技小组调查一块面积为16hm2的森林里灰喜鹊和画眉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一天捕获鸟共306只,将捕获的鸟做好标志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鸟网,捕获鸟共298只,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总鸟数灰喜鹊画眉
第一次捕捉30648(标志后放生)37(标志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29843(其中6只标志)32(其中8只标志)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志物对标志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根据统计结果估算该区域灰喜鹊大约有344只,画眉大约有148只
C.若第二次捕捉时扩大调查的范围,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D.由于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更少
6 . 某研究小组在不同季节对某封闭岛屿的社鼠种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该岛屿社鼠种群的密度时,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
B.常通过性别比例的变化预测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发展趋势
C.社鼠种群数量增加时,雌性个体数可能少于雄性个体数
D.直接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7 . 下图是濒危动物长江江豚某自然保护区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对长江江豚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鲌等食鱼性鱼类的增多不利于长江江豚数量的增长
C.江豚依赖其声纳系统觅食,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D.长江十年禁渔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8 . 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I和II为幼年期,III和IV为成年期,V和VI为老年期
A.甲地III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
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高
C.甲、乙两地阴坡乔木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D.该乔木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9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描述了归田园种豆,豆长得稀稀疏疏,杂草却生长很旺盛的景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春季复苏、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杂草与豆是竞争关系,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B.调查杂草的类型和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去除全部杂草,豆的生存压力降低,会呈“J”形增长
D.白居易描述的景色受温度变化、日照和降水量等影响
10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土壤中某种蚯蚓的种群密度不能采用样方法
B.调查一片玉米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
C.不同生物的生态位及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
D.从山谷到山坡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