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蝗虫,俗称“蚂蚱”,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繁殖能力强,卵产在土中不易灭杀。幼虫(跳蝻)个体较小,成虫个体较大,翅发达,可进行远距离迁移。下图为某地爆发蝗灾后调查到的幼虫和成虫数量变化曲线,期间分别采取了农药喷洒和生物防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取样器取样法是用于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标记重捕法调查跳蝻的数量
B.t2~t3时段蝗虫成虫可能发生了大量迁出,t4时刻进行了农药喷洒
C.两种防治方法均能使当地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D.导致t4~t5和t7~t8蝗虫数量下降的原因均为密度制约性因素
2 . 动物粪便中含有少量脱落的肠道细胞,其中DNA的特有序列可作为识别不同个体的标记。调查某马鹿种群时,第一次收集到90份粪便,经检测来自50只个体;一段时间后,再次收集到100份粪便,经检测其中30份来自与第一次相同的20只个体,其余70份来自其他46只个体。据此估算该马鹿种群数量应为(       
A.300只B.250只C.165只D.110只
3 . 某研究小组调查了某自然林中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获得部分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年龄组成幼年树成年树老年树
种群密度/(株·hm-28808050
A.可使用样方法调查该种乔木的种群密度
B.取样时应该做到随机取样,结果要取平均值
C.该乔木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该乔木种群内的个体可能呈随机分布
4 . 下图为种群相关知识的概念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①大于③时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大
B.不同种群⑤的类型可能不同,但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
C.⑥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且所有种群都具有此特征
D.⑦方法两次捕获时间不宜间隔过短,⑧方法也适用于活动范围小能力弱的动物
5 .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
B.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C.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标记物脱落会使调查结果偏小
D.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可以不相等
6 . 大马哈鱼广泛分布于白令海、北太平洋及沿岸河流中,属于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幼鱼在海洋里生活3~5年,性成熟后回江河产卵,产卵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产卵后便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马哈鱼的种群数量与其出生率成正比
B.调查产卵期大马哈鱼的种群密度可利用标记重捕法
C.白令海中所有大马哈鱼的数量为该大马哈鱼种群密度
D.大量捕获江河中的大马哈鱼主要影响其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7 . 种群密度是影响昆虫生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人员以桑螟幼虫为对象,探究了幼虫饲养密度对桑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幼虫密度约为1300头/m²时,桑螟幼虫的种内竞争强度最低
B.幼虫存活率低于100%可能与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
C.幼虫密度过低时,由于种群内缺乏竞争活力而使幼虫生命力下降
D.广赤眼蜂桑螟的天敌)对桑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也与幼虫密度有关
8 . 调查显示,2021年末佛山市常住人口为961.26万人,比上年增长9.9‰;出生率为11.53%‰,死亡率为5.25‰;0~14岁人口占15.11%,15~59岁人口占74.37%,60岁及以上人口占10.5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统计人口数量常用样方法
B.佛山人口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性别比例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D.佛山人口数量增长情况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9 . 近年来,得益于东莞市政府强力推行截污、清淤、活源等措施,同沙水库、马尾水库等湿地公园变得水清岸美,越来越多候鸟在此长时间停栖,其中包括了极濒危鸟类一黑脸琵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候鸟密度显著增加,从种群数量特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通过建立某种候鸟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该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C.若被标记的鸟由于受到惊吓不易被捕捉,则计算出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数值低
D.通过人工辅助繁殖黑脸琵鹭再放生到野外湿地,可以提高它的环境容纳量
10 . 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海岸、以木本植物为主构成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某研究小组以广西北海及其金海湾红树林为采样区域,对北海鸟类和金海湾红树林底栖动物海洋线虫进行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北海市辖区内共记录有国家一级重点鸟类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共69种,其中包括33种隼形目猛禽,近海红树林、海岸带湿地是鸟类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
(2)若想调查S公顷范围内某种鸟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a只;第二次捕获了b只,其中有标记的鸟c只,并发现第一次标记的鸟类中有d(<a)只由于天敌、竞争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新个体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从生物统计理论层面上推测该区域内该种鸟的实际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只/公顷。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对鸟类进行标记时,除了防止标记物脱落外,还应该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目前已知海洋线虫有4000种,生活在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的海洋线虫具有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特点,要调查其物种丰富度时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下表是该地海洋线虫的调查结果:

采样区域

1

2

3

4

5

6

7

种类数S

23

15

12

10

13

16

8

物种丰富度指数d

4.0234

2.5356

2.2042

1.7938

2.4692

3.0182

1.3677

物种丰富度指数是描述群落中所含物种丰富程度的数量指标,那么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由表可知,海洋线虫的种类数越多,其物种丰富度指数__________。在红树林中,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分析海洋线虫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