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9月20日是“全国珊瑚日”。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和珊瑚虫骨骼等相关成分组成的,虫黄藻是一种可以在珊瑚虫体内生存繁殖的海洋藻类。在全球变暖、海洋酸化或人类活动影响下,虫黄藻会从珊瑚虫体内逃逸,将引起珊瑚白化死亡。虫黄藻、珊瑚虫与部分生物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黑色箭头表示捕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查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时,研究者分别在3、6、9m水深地段布设50m的皮尺,用水下摄像机拍摄,统计每缚:50cm×50cm照片中各种珊瑚个体的数量,此调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法;若某一种珊瑚出现的频度最高,而且对群落其他物种影响也很大,可初步确定其是该群落的______
(2)除捕食外,图中所示的种间关系还有________________。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造礁、护礁、固礁、防浪护岸及旅游观光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3)为修复某退化严重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我国科研人员对原生珊瑚进行保育并人工移植珊瑚,修复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珊瑚覆盖率提升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填“原生珊瑚”或“移植珊瑚”)。提升珊瑚覆盖率可以减缓珊瑚礁退化为藻礁(藻类茂密生长的礁区),结合图1分析,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4)结合以上信息,请提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建议(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2 . 研究人员对某地野生长柱红山茶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同龄级(树龄)野生长柱红山茶个体数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0表示种群最初的年龄结构,2、3、4分别表示经过2、3、4个龄级时间后种群的年龄结构。
(1)野生长柱红山茶种群的数量特征除图示外还包括__________,该地野生长柱红山茶种群数量等于__________(用文字表述)。
(2)调查野生长柱红山茶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4个龄级后,该种群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试分析I(幼龄)龄个体数少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3)野生长柱红山茶作为该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其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__________。在对种植红山茶区域进行环境治理时,如果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因为与本地物种之间形成__________关系而导致该生态系统内群落的丰富度降低。
(4)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输入和输出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氮元素也参与物质循环,但在该生态系统中,因为__________,所以需要不断施加氮肥,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
2023-06-14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新高考部分学校高三2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图1是研究人员在每年植物生长期(4~8月)对某草原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调查的结果;图2是对道路和放牧等干扰因素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调查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4~8月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可能是因为植物进入生长期田鼠食物供应充足
B.放牧导致田鼠种群密度增加,可能是因为田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
C.距离道路越近田鼠种群密度越高,可能是因为其天敌对车辆回避导致数量较少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捕获后的田鼠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小
4 . 研究者对某池塘某种鱼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若该种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第一次捕获了750条,第二次用相同方法捕获了600条,每次捕获的鱼不放回池塘,不考虑繁殖和死亡等,预计第三次可以捕获的条数为(       
A.480B.500C.520D.550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塞罕坝历史上曾是一片绿洲,由于大肆砍伐,绿洲逐渐变成了树木稀少、土壤沙化的荒芜之地。1962年,国家批准在塞罕坝建立机械化林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林地面积108.6万亩的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成为了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1)对森林进行适度的采伐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稳定性。然而,大肆砍伐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_____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什么(请答出两点)?___________
(3)重建人工林生态系统后,野生动植物也随之增多,原因是:_________
(4)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一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①对森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进行调查,可以采用_________法。
②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结果: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_________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5)塞罕坝林场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方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原理。
2021-05-19更新 | 2671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某生态调查小组在调查某草原鼠种群密度时,采用了标记重捕法。在1hm²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标记的个体数为12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给动物做标记时应注意什么?_____。该方法适用于_____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2)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所示:(横轴表示各月龄段个体占种群数量的比例)

据图分析,甲草原的鼠种群和乙草原的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_____型和_____型;可以预测_____草原的鼠害将很严重,应该提前做灭鼠工作。
(3)若某种群有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产生的第n代鼠为多少只?(      )
A. a×8n-1B. a×8n+1C. a×8nD. a×8n-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