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
B.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C.统计物种相对数量时用取样器取样法
D.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到试管中保存
2023-12-12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2 .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记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023-08-12更新 | 91次组卷 | 41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加强班)
3 . 某群落中的麻雀以小型种子和昆虫为食,主要在林间中下层活动,斑鸠以大中型种子为食,主要在林间中上层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该区域中麻雀和斑鸠鸟卵的数量可以采用样方法
B.麻雀和斑鸠的食性和生态位的不同可以减少种间竞争
C.麻雀和斑鸠的栖息场所不同体现了动物群落的镶嵌分布
D.小型种子植物和大中型种子植物的竞争程度受到鸟类的制约
4 .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检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对上述资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该东北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定是标记重捕法
B.东北豹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其繁殖能力差是重要原因之一
C.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提高东北豹的迁入率可以提高其种群数量
D.监测大型动物种群数量变化也可以用采集动物粪便检测其DNA分子作为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
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丙为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6 . 棉盲蝽是一种对棉花危害很大的小型昆虫,其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汁液,导致棉花减产。科研工作者对我国某地棉盲蝽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干旱年份和涝年,棉盲蝽种群数量变化分别如A、B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样方法对棉田中的棉盲蝽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B.不同年份自6月中旬到7月上旬,棉盲蝽种群都呈现J型增长
C.使用杀虫剂会诱发棉盲蝽产生抗性突变,因此最好进行生物防治
D.涝年棉盲蝽的危害更加严重,掌握气象数据是棉盲蝽防治的关键
7 . 图A中的a、b、c和图B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为两个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的生物成分,生态系统Ⅰ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A所示,生态系统Ⅱ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同化量所占比例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Ⅰ中,能量流动方向为a→b→c
B.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图2中丙属于第四营养级
C.若c、丁为植物,常用样方法调查两者的种群密度
D.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构成了一个群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