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图a是某保护区海边潮间带不同龄级的红海榄个体数量,图b是红海榄不同龄级的生存率和死亡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Ⅰ~Ⅲ龄级为幼龄,Ⅳ~Ⅴ龄级为中龄,Ⅵ以后龄级为高龄。
A.图a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图a表明应重点加强对Ⅰ、Ⅱ龄级个体的保护
C.图a,b表明该种群的密度将越来越大
D.图a、b表明该种群的Ⅵ龄级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2 . 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种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为了解白花鬼针草入侵对菠萝蜜园杂草群落演替的影响,科研人员调查了白花鬼针草不同入侵程度下的菠萝蜜园杂草群落特征,统计结果如表。

入侵程度

0级入侵

1级入侵

2级入侵

3级入侵

4级入侵

5级入侵

杂草种类

2l

13

12

9

8

3

(1)白花鬼针草入侵初期可能呈“J”形增长,原因是______。白花鬼针草入侵菠萝蜜园并成为该园常年优势恶性杂草,据此推测其生态位宽度较______(填“宽”或“窄”)。
(2)可采用______法调查白花鬼针草不同入侵程度下菠萝蜜园内主要双子叶杂草的种类变化。科研人员初步判定白花鬼针草入侵菠萝蜜园后杂草群落发生演替,依据是______
(3)进一步分析发现,白花鬼针草的伴生杂草优势种为禾本科杂草,这可能是由于禾本科杂草与白花鬼针草______
3 . 研究表明,蝙蝠身上能携带100多种毒性极大,凶险无比的病毒,蝙蝠却可以与这些病毒相安无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蝙蝠与其携带的病毒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B.蝙蝠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调查种群密度时可用标记重捕法
C.蝙蝠能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确定猎物的位置,可体现其种群的生存离不开信息传递
D.蝙蝠为寄生于体内的病毒提供了病毒复制所需的核酸模板、氨基酸和核糖体
4 . 青头潜鸭对水质要求极高,是一种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的水鸟,加之气候变化、天敌侵害及人类过度猎杀等原因,野外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濒危程度越来越严重,被称为“鸟中大熊猫”。2022年,国内首个青头潜鸭人工种群在北京动物园宣布建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某地青头潜鸭的密度,可以采取逐个计数的方法
B.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丧失会导致青头潜鸭的生态位变窄
C.人类猎杀是影响青头潜鸭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在动物园建立人工种群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易地保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研团队在某林地(面积:1km2)选取5个样方(样方面积:20m×20m)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下表为3种乔木的部分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样方
编号
马尾松(株)麻栎(株)枫香(株)
幼年成年老年幼年成年老年幼年成年老年
10191420710
200620401121
302616221000
40071822912
50091530600
A.估算该林地麻栎种群的个体数量是50000株
B.林木的种群密度越大,林木的总生物量越高
C.该林地马尾松、麻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衰退型、增长型,群落分层现象明显
D.该林地处于森林演替中,采伐部分马尾松能加速演替进程
6 . 由于气候变化,2020年东非遭遇了2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蝗灾。为治理蝗灾,人们探究了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多种因素。图甲是在35℃下沙漠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影响的曲线:图乙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蝗虫产卵数量常用样方法,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直接决定蝗虫种群密度的因素是______;若调查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数量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加,理由为______
(2)由图可知:天气越干旱,沙漠蝗虫数量越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沙漠蝗虫所在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24500)→沙漠蝗虫(75)→沙云雀(5.5),相关数据表示同化量(单位:103J·hm-2·a-1),据数据分析可知沙漠蝗虫和沙云雀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在10%~20%区间,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自然状态下,沙漠蝗虫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蝗虫的______。研究表明,植物释放的气味对蝗虫食物的选择行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
(5)构建一个当蝗虫种群数量增加时与青蛙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7 . 动物粪便中含有少量脱落的肠道细胞,其中DNA的特有序列可作为识别不同个体的标记。调查某马鹿种群时,第一次收集到90份粪便,经检测来自50只个体;一段时间后,再次收集到100份粪便,经检测其中30份来自与第一次相同的20只个体,其余70份来自其他46只个体。据此估算该马鹿种群数量应为(       
A.300只B.250只C.165只D.110只
8 . 布氏田鼠天性警觉,被捕获一次后再被捕获难度增大,草原鼢鼠营地下生活,善于挖掘,可在地表形成土丘,常通过调查土丘数目推算其数目。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研究人员对该草原的布氏田鼠和草原鼢鼠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结果比实际值高
B.调查草原鼢鼠种群密度时,需首先获取鼢鼠数与土丘数的比值
C.草原中布氏田鼠和草原鼢鼠的数量发生周期性波动可能与食物有关
D.通过调查土丘数目可以准确推算出鼢鼠种群密度
9 . 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构成一个种群
B.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标记重捕法
C.据图可推测出该地的灰松鼠种内竞争逐年减弱
D.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
2023-06-21更新 | 882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山东高考真题生物试卷
10 . 如图1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种群甲、乙、丙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图1中,乌鳢占据第__________营养级;存在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______
(2)据图2信息,预测种群甲、乙、丙的数量变化趋势依次为__________,年龄结构最可能为增长型的是种群__________
(3)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鲢鱼的种群密度,若重捕时发现了几个脱落的标记物,则鲢鱼种群数量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根据鲢鱼的种群密度预测鲢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