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调查,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调查的区域内不同位置生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这体现出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池塘周围有两种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甲/乙)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甲/乙),结果如表所示。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来年将获得的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四个选项中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种植比率0.250.671.504.00
收获种子的比率0.371.452.068.08
A.甲将乙排挤掉B.乙将甲排挤掉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D.不能确定
(3)该兴趣小组对该池塘内的青鱼数量进行调查,他们在该池塘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鱼篓。捕获结果统计如表所示:
总鱼数(条)青鱼数(条)
第一次捕获10086(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获9984(其中4条带标记)
①利用标志重捕法统计种群数量时,对标记物有何要求?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池塘内青鱼大约有________条。
(4)如果该兴趣小组在该区域内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应做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如图是某地区黑尾鹿种群数量随着年份的动态变化。已知1905年以前黑尾鹿可以长期维持在1000只左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1905年之前黑尾鹿的环境容纳量约为1000只
B.在1905~1925年间黑尾鹿的天敌数量可能急剧减少
C.在1925~1935年引起种群数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
D.对黑尾鹿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若部分标记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3 . 下表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某种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数据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1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且小于2,以此类推,该鱼类在“3+”时达到性成熟,“9+”时丧失繁殖能力。
A.该鱼类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维持稳定
B.调查该鱼类种群密度的方法可以是标记重捕法
C.捕鱼时应尽量选用小网眼渔网,以保证该种群现有的年龄结构不被破坏
D.题中表格是数学模型的一种,反映的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4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2022年10月12日,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一周年。目前,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监测到野生东北虎幼虎10只、种群数量50只以上;野生东北豹幼豹7只、种群数量60只以上,达到了生态改善、虎豹归山的效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1)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所有的东北豹构成一个种群。(      )
(2)可以利用标记重捕法对东北虎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
(3)种群密度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4)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5)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定增大。(      )
2024-01-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1.1种群数量特征
5 . 图甲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是通过改变图甲中的___(填序号),降低种群的___(填序号),而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调查田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___
(2)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X的前提条件是___。假设A点时某动物种群的数量为50只,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20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算式为___
(3)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则B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会___。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了大量同种的食草动物,则一定时间后,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会下降,原因是___
(4)若曲线Y表示该有害动物的变化曲线,从曲线和环境容纳量两个方面考虑,控制该有害动物的最有效措施是___
2024-01-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1.2种群数量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