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曾经甜城湖畔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塑料瓶、 甘蔗渣,看得游人眼睛花”,这样的调侃虽言过其实,但严峻的生态问题已可见一斑。痛定思痛,重拳出击。2010 年内江市专门成立甜城湖水务清洁队,负责甜城湖湖面卫生死角集中清理。2018年出台内江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随后,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谢家河再生水厂等一批污水处理设施相继建成,新建沿江截污干管25公里,扩容改造提升泵站4座,取缔甜城湖沿岸入河排污口: 161个。滴水终可穿石,如今的甜城湖水质从Ⅳ类升级到Ⅱ类,两岸风景秀丽,常见白鹭齐飞。这都是内江全市人民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甜城湖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因为_____
(2)最初沱江沿岸居民会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甚至将一些垃圾投入到湖中,但这些并未造成甜城湖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_____
(3)对全湖进行生态修复,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_____
(4)“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借用白居易的诗可形容如今甜城湖畔的美丽景色。美景为许多文人墨客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灵感,其体现的生物多样性价值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甜城湖生态系统能够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所体现的价值。
(5)有人建议可在湖面投放凤眼莲(一种水生漂浮植物)以增加水面景致的观赏性。请用所学知识,评价该建议的可行性,并简述理由。_____
2024-05-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
2 .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绿肺,对于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调节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以下问题:
(1)城市湿地公园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湿地中的土壤其实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土壤中的__________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2)湿地公园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受到轻微污染时,湿地生态系统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很快消除污染,使湿地维持稳定。
(3)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湿地公园为单位进行碳循环研究,原因是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高中生物
3 . 虎鼬为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动物,挖洞穴居,主要捕食荒漠中各种鼠类,能进入鼠洞捕杀整窝鼠,也以荒漠上的蜥蜴和小鸟为食,有储食习性。回答下列问题。
(1)某荒漠所有生物和它们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
(2)虎鼬挖洞穴居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虎鼬在遇到天敌的威胁时,常隆起脊背,毛峰竖立,发出短而急的咆哮声,还能通过臭腺释放臭气躲避天敌。上述过程中虎鼬发出的声音和气味分别属于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与使用灭鼠剂相比,利用虎鼬防治鼠患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4 .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保护区总面积约7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有同学学习了生态系统等知识后,将生态系统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用以下概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请你帮他填写完整。①_________   ________
(2)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___保护,人类活动对卧龙生态系统群落演替的影响是使群落演替按照______进行,比如该自然保护区建立后,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增加,原因是______
(3)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能够推动绿色的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除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外,为响应碳中和的号召,我们还可以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至少回答2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原鼠兔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一种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拟通过植被调控来进行生态防控。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由___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上划分,高原鼠兔属于___________
(2)披碱草是退化草地改良中常用的草种。科研人员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设置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即鼠害草地部分区域替换成披碱草)和人工披碱草草地三种样地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

   

①通过测定有效洞口数来表示鼠兔的种群密度。图1表明,种植披碱草能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高原鼠兔的食物组成为紫花针茅等植物。据此推测,补播草地和披碱草草地中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鼠害天然草地变为补播或人工草地后,原来低矮的草种被高大的披碱草所取代,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改变。继续研究披碱草高度与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图2结果表明随着披碱草高度增加,鼠兔种群密度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由此推测,高原鼠兔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填“视野开阔”或“有高大遮蔽物”)的环境中。
6 . 某水域因为N、P元素等无机污染引起了藻类的大量繁殖,研究人员拟引入只以水藻为食的水虱进行生物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认为该水域因为水是流动的,所以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请你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作出判断,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2)水虱在食物链中处于第____营养级,其同化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为了判断引入水虱进行生物防治的效果,应及时调查藻类的__________,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4)研究表明,引入水虱能有效防治藻类的大量繁殖而改善环境,同时收获的水虱也是鱼类的优良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023-05-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7 . 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取样深度(e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常规农业151.06
有机农业191.23
无公害农业171.10
10-20常规农业131.00
有机农业181.11
无公害农业161.07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___。 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_,依据是 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使农作物增产,请从光合作用原理解释农作物增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辛弃疾在词中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它的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为防控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有关政府部门常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种群正常的_________从而降低其种群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 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____________
(3)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_____青蛙同化的能量不能100%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原因是__________
(4)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__________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了使作物高产,农民需要往农田中不断地施加氮肥。
2021-02-0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松鼠以红松等植物的种子(俗称“松子”)为食,还喜欢将吃不完的松子埋起来,等到食物缺乏的时候挖出来吃。时间久了,当初埋松子的不少地方都被松鼠遗忘了,再也找不到了。而这些松子却在雨水的滋润下,发芽生长,长成一棵棵高大的松树。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一片松树林中所有的松树并不能构成一个种群,原因是_____;影响红松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至少答出三点)。
(2)松林中松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松鼠体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中,除未利用的能量外,其余能量的去路有_____
2021-01-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诊断性考试)大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10 . 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取样深度(c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常规农业151.06
有机农业191.23
无公害农业171.10
10-20常规农业131.00
有机农业181.11
无公害农业161.07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___。 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020-07-11更新 | 9908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