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高
B.若增大对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则C点左移
C.甲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可能比Z生态系统简单
D.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体现了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
2 . 红耳龟原产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_________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耳龟的_______________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红耳龟

乌龟

中华花龟

中华鳖

蛇鳄龟

数目(只)

148

20

8

4

1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___________。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导致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_
(4)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__
②红耳龟的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的物种丰富度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
10-11高二下·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3 .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1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乙→甲→丙
C.图2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D.图1是负反馈调节,图2是正反馈调节
4 . 图1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狼与红狐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地生存。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2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取样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请写出种群密度的定义______________
(4)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____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5)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_______。在图1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___
2020-02-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我国科技人员创造了浮床生态工艺法净化生活污水(含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水域中固定浮床上种植特殊的水生、半水生植物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指______________。流经该水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
(2)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常见的能量金字塔,每层中的标号各代表一种生物。请根据此图绘制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

(3)生活污水流入水域中,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_,使污水得到净化。
(4)浮床生态工艺法还能抑制藻类的繁殖,防止“水华”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2019-11-19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九模理综生物试题
2014·上海长宁·二模
6 . 图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Y表示生物体内酶的多样性,甲、乙、丙、丁表示四种不同的生物,则同化或异化作用步骤最复杂的是丁
B.若Y表示细胞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的比值,甲、乙、丙、丁表示四种不同的动物,则新陈代谢能力最强的是丁
C.若Y表示遗传多样性,甲、乙、丙、丁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丁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甲、乙、丙、丁表示四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则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丁
2019-11-08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辽宁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7 . 某天然湖泊中绿藻和蓝藻是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
(2)若沼虾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KJ,分解者分解沼虾粪便,可从沼虾同化的能量中获得的能量为 ___________ 。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只存在鲤鱼、沼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 KJ,则最少要消耗藻类 ___________
(3)向湖水中少量排放N、P,湖水中藻类可吸收,从而使湖水保持洁净,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其实现的基础是 ___________
8 . 某人工投喂鱼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浮游植物、植食性浮游动物、植食性的鱼类甲。现向该鱼塘中引入一种单一食性鱼类乙,甲乙的数值变化如下图所示,t时间后鱼塘中还一直存在鱼类乙。下列相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鱼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在该生态系统中,鱼类乙属于三级消费者
C.流经该鱼塘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若人工投喂的量过大,有可能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019-05-18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9 . 水体的污染包括有机型污染和无机型污染两种类型。有机型污染是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无机型污染是水体中无机盐离子过多。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该河流的污染类型属于___________污染。图中细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属于___________型。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后,除通过图中途径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能力。
2018-03-28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凌源市2018届高三2月抽考理综生物试题
10 . 下图是某沙漠地区的植物模式图。其中的德克萨斯州角蜥主要以收割机蚂蚁为食,该食物约占食物总量的66%。某段时间内收割机蚂蚁的栖息地被破坏,收割机蚂蚁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使得火蚂蚁的数量迅速超过收割机蚂蚁的数量,从而导致德克萨斯州角蜥的种群数量也随之下降,因为德克萨斯州角蜥不以火蚂蚁为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包含___________个营养级。图中的生物除了仙人掌外,都是___________(成分)。山狗与响尾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2)资料显示,某段时间内,德克萨斯州角蜥的族群数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在最短的食物链中,碳元素在各种生物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
(4)若仙人掌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收割机蚂蚁将仙人掌的能量同化在体内后,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假设能量值为a),另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假设能量值为b)。由此可知能量在第一、二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_
(6)响尾蛇能够依据德克萨斯州角蜥留下的气味去捕猎后者,德克萨斯猪角蜥同样也能够依据响尾蛇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由此可见,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