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图甲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甲所示的食物网中,狼属于_________第营养级。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地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的_________结果;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若图乙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起到调查__________的作用。
(4)某年气温明显偏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________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2022-09-3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周考2生物试题
2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和②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为_________
(2)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
(3)植食性动物能根据植株的性状、气味等因素判断食物并进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
3 .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净化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水中溶氧量逐渐恢复的原因是藻类释放氧气,同时好氧细菌消耗氧气量下降
B.在AB段,溶氧量减少的原因藻类减少且好氧细菌的大量繁殖
C.在BC段上,藻类由于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其数量上升
D.若上游工厂继续向该河流排放污水,将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 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中B代表的组成成分是_____,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以_____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填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流向分解者的部分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
(4)图2所在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机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
2022-07-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砺志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5 . 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通过多项措施达到修复污染且耗费较低的修复。某城区河流内出现藻类泛滥、水质变臭等环境恶化问题。在严控污染源基础上,生态学家通过多项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对河道至河岸道路种植不同类型植被,形成修复污染、观光鉴赏的生态景观(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生态景观具体体现了该群落具有__________结构。河道主要种植了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其发达的根系与水体接触面积大,形成过滤层,将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沉降,为微生物和微型水生动物提供____________,有利于有机碎屑的分解。此外,水生植物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两点),从而净化水质或防止水华。
(2)修复过程中,河岸所选草本、藤木等植物一般为本地物种,而不宜选用外地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貌是很困难的,修复成功的标志一般是看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3)在此基础上,请你再提出一项生态修复措施:_________________
6 . 下图1表示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间的关系。图2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农田生态系统受到蝗虫较轻灾害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图1中________曲线所表示的稳定性,也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2)草原生态系统与沙漠生态系统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下,________恢复的速度慢,说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与________有关。
(3)生态系统如果处于图2中的“置位点”,则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________的状态。如果一养鱼池输入大量污染物,并导致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则会发生的反馈调节类型是________。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偏离其“置位点”,则会通过________(填反馈调节类型)使________的分泌活动减弱,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恢复到“置位点”。
2022-06-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如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建造人工湿地时,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结构。
(2)某调查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挺水植物如香蒲、美人蕉等能够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
(3)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可以养殖一些鱼、虾等水生动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该调查小组对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如图乙),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D代表_____,其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由图乙可知,能量流动具有_____特点。

(4)该调查小组在调查该湿地后,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应对流入该人工湿地的重点污染源进行控制,提出此建议的理由是_____
2023-02-13更新 | 4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宁德市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三3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生境破碎化加剧,群落可入侵性系数提高,生物入侵的风险增加。以北京市核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入侵强度系数受自然条件和人工管理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公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B.部分入侵植物成为优势种会使公园植被景观被破坏
C.自然条件下核心区公园植物群落抵御入侵植物的能力最强
D.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公园需要适时加强人工管理
2022-02-02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如下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
(2)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如果该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下列可行措施______(多选)
A.间作套种     B.施加有机肥        C.除草                  D.除虫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4)若该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关系如下图。其中,甲的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的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表示)。
2022-03-26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保护生态环境,垃圾和污水的治理是关键。为解决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问题,可采取垃圾分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湿地净化处理污水。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厨余垃圾可用于堆肥,堆肥处理后总能量___________(增加/不变/减少),产品的肥效增加。包装垃圾如纸杯、塑料袋等,若通过焚烧处理,其有害产物可能会出现在南极企鹅体内,原因是___________,因此需经处理后再进行填埋。
(2)水体受到轻微的污染时,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很快消除污染,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稳定性。湿地在净化生活污水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选择引人湿地的水生植物,必须适应当地环境且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原理。
(3)为筛选适合引人镉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研究者从镉污染水体中取底泥、水,用来培养本地沉水植物黑藻和菹草。测定两种植物的生长率和镉迁移系数(镉迁移系数可反映植物由根系向地上部分迁移镉的能力),结果如下图。

分析以上结果,更适合修复镉污染水体的物种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4)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是因为镉等重金属能够通过___________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二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___________而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