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对待地球家园,人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开车和步行相比,前者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B.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C.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多种植物,这遵循了自生和协调原理
D.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植物,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建立植物园
2 . 生态专家为了评估某景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前景,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结果显示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游客进景区游玩所需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B.该景区适当控制游客的流量,有利于景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C.在景区内徒步游玩产生的生态足迹小于开车游玩产生的生态足迹
D.生态足迹中的碳足迹指的是吸收工业排放的所需的森林面积
2023-04-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赣州市十六县二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状态,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当下,人类的工业化进程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进而人类收到了一系列的“馈赠”,如温室效应等。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三类生物,序号表示碳的排出量或吸收量。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他与碳循环有关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除了物质循环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圈内的众多生物中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生物有绿色植物、__________(答出1种即可)等。
(3)图示甲指的是__________,作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下,碳循环的平衡依旧处于被打破的窘境,用含图中某些序号的表达式来反映出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的具体情况:__________。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不仅仅导致全球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还导致了其他一系列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如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
4 . “蚂蚁森林”是一项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可计为“绿色能量”,进而可以申请在生态亟需修复的地区种下一棵树或者认领一平方米保护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是低碳行为,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认领保护地,扩大了我们的生态足迹,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C.不同地区种植适宜本地环境的植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D.种植具有防风固沙功能的树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部分数据如下,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5.38%,10年来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总人口性别比例(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下列关于人口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生态学原理推测,中国人口及世界人口的增长表现为S型增长
B.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性别比例是预测人口数量变化的依据
C.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既可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又能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D.人口持续增长对环境造成压力,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6 . 人口众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包括( )
A.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B.对水资源的压力
C.环境污染加剧
D.对劳动就业的压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